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安宁
品牌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新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怎样以改革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构建强大品牌?又如何以自身品牌建设为助力,为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室主任、研究员洪群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品牌建设的指挥棒和根本导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品牌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个国家或区域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崛起。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为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历经6年,中国品牌逐渐完成蜕变,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重塑中国商品形象。
品牌建设应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洪群联告诉本报记者,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看,一方面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这需要更多质量安全可靠、服务细致周到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必然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看,进一步提升我国开放发展水平,需要加快自主品牌国际化步伐,推动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同时依托品牌企业更多吸引国际要素资源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推动国内国外投资、消费和贸易的一体化、联动化发展。
优质供给与美好需求的连接纽带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曾经指出,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打造知名品牌,丰富优质供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力,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开创品牌发展美好未来。
优质供给和美好需求之间,品牌便是连接纽带。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建伟看来,我国制造业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关键,也是企业提升发展能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在需求升级带动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价值和消费体验,个性化品质化消费快速兴起,对品牌产品供给提出了迫切需求。”徐建伟说,从供需循环来看,更多优质品牌涌现,在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能够促进和带动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则为自主品牌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市场空间,形成需求升级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牵引。
品牌建设应如何顺应新发展阶段的消费升级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义博表示,这要求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突出个性特色,把产品和服务品质放在首位,塑造更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打造出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口碑的知名品牌。“这个过程就是在落实新发展格局构建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也是在践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邹蕴涵告诉本报记者,品牌建设为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搭起了桥梁,是供需双方提高匹配度的有效渠道,有利于通过增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有效供给,减少重复性、低附加值的无效供给,推动缓解近年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供需循环不匹配问题,有利于以更高水平的供需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新一高”重要论述的提出,对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品牌建设新的历史使命。
“从新发展阶段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现代化国家建设要求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而品牌建设正是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从低附加值迈向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要求。”洪群联表示,应通过品牌建设为高质量供给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然而,我国还存在知名品牌数量偏少、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对此,洪群联告诉本报记者,新发展理念为推进品牌建设提供了工作导向。
他表示,品牌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坚持协调发展。要注重品牌在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品牌建设方向思路,增强品牌建设针对性;坚持绿色发展。要鼓励企业在品牌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更好适应“双碳”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借鉴品牌建设的国际经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品牌国际化发展,树立品牌自信,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坚持共享发展。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发挥品牌对引领消费、创造需求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打造人民满意的产品和品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付朝欢、刘政和见习记者陈荟词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