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甘孜州色达县翁达镇创新人才振兴模式——驻村第一书记搭桥 高校学子助力推普攻坚

2025-07-31 16:21    来源:中国发展网    

图片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甘孜州色达县翁达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省级选派驻村力量优势,开拓人才振兴新渠道。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胡春的多方协调下,成功对接渤海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为这个川西高原偏远山区带来了全新的教育帮扶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

图片2

图片3

2025年7月,渤海大学“川辽千里行,青耕筑童心”实践分队跨越千里来到翁达镇更达村,这支由9名优秀学子组成的团队,是经过严格选拔入选全国2000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精英力量。团队成员专业涵盖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全员普通话水平均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

图片4

wechat_2025-07-31_112157_791

“这次高校对接是我们在人才振兴方面的重要突破。”翁达镇党委书记扎西彭措表示,“在胡春同志的积极联络下,我们首次实现了与省外高校的深度合作,为翁达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驻村第一书记胡春介绍,作为省级选派干部,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方协调,最终促成了这次跨省高校合作。“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推普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持续惠及偏远山区。”

实践团队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将开展三大特色项目:一是"推普+语言调查"实地调研,深入农户了解语言使用现状;二是"推普+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趣味教学提升儿童语言能力;三是"推普+乡村语言文化"宣传推广,面向基层干部开展专题培训。

图片6

图片7

“这种高校与基层的联动模式很有意义。”翁达镇政府余斌全表示:“既发挥了驻村帮扶干部的资源优势,又调动了高校的专业力量,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据悉,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具体举措,通过推普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渤海大学带队老师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翁达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当地群众对大学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以前孩子们学习普通话主要靠电视,现在有专业老师面对面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更达村村民卓玛说。

翁达镇这一创新做法,为偏远地区人才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干部的桥梁作用,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实现了“政府搭台、高校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新路径。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