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7月26日,古蔺县彰德街道兰馨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得意之声”朗诵沙龙正在排练朗诵节目,老党员们以饱满的热情,通过朗诵传递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西城街社区老党员蔡大嬢记录邻居们反映的情况 “蔡大孃,小区楼道墙面爆籽现象有点严重,需要及时解决。”7月18日,西城街社区“四渡赤水晚霞红”老党员工作室,惜字苑小区业主代表向老党员蔡明英反映当前小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古蔺县彰德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探索“银龄党建+”,发挥老党员的优势作用,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突破提升。
搭建党员活动“新平台”
“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7月15日,崇文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内,10多名从各条战线退下来的老党员齐聚一堂,传达学习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年近七旬的老党员夏国强精神矍铄,慷慨发言,让现场的每个聆听者都感同身受。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角顿笔,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下方中锋行笔……”暑假期间,西城街社区众创空间,老党员工作室热闹非凡,每天都有10多名小朋友来这里上课,他们的授课老师就是退休老党员邓林。通过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的书法水平提高了不少。
近年来,彰德街道立足城市社区实际,先后成立7个老党员工作室,以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老党员为骨干,整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彰德街道老干部活动室、“众创空间”等阵地资源,实现一个平台、多个功能,一体建设、综合利用,打造集学习、交流、活动、实践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并设置康复健身室、阅览室、棋牌室等功能分区。搭建起“新平台”后,又组建起7支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让社区退休老党员“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望得以实现。
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进修校宿舍的水表信息被注销,小区里48户人用不上自来水。”7月初,西城街社区进修校宿舍居民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罗蔺平反映。原来,进修校宿舍以前用水是集体户,房改后很多老师把房子卖了,学校不再承担集体水费,导致自来水公司将集体水表注销。
了解事情原委,罗蔺平想到老党员工作室的进修校退休老师梁惠聪,决定请他出面帮忙。“梁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先找原单位协商,寻求自来水公司和综合执法部门支持,再与宿舍业主代表协调。最后,所需资金由学校解决大部分,业主自筹小部分,对自来水管网进行分户改造,解决了群众期盼已久的遗留问题。”
“罗老师,因子女间矛盾纠纷,建国村一组80多岁的王显禄老人没人照顾,我们去帮忙协调一下?”7月17日上午,兰馨社区支书李艳给老党员工作室的罗正群打了个电话。作为一名老党员,有着丰富协调经验的退休教师罗正群欣然答应。
来到老人家中,详细了解子女间关于老人赡养问题的前因后果后,罗正群把老人的两个儿子和大儿媳约到一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最终统一思想,确定老人的赡养解决方式。
在彰德街道,像罗正群、梁惠聪这样的老党员还有很多。老党员工作室建立后,他们主动与街道信访调解室对接,承担起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纠纷、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转移上交”。
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老党员们在街道重点项目推进中扮演“资历深、阅历广、经验足”的先锋角色,不仅参与田园农庄、滨河景观等重点项目的征拆工作,还积极配合街道、村(社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排查“九小场所”,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引擎”,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居民幸福“新指数”
“王叔叔,蔺郎小区要成立业委会,选举过程麻烦您帮助监督一下!”前段时间,兰馨社区蔺郎小区准备成立业委会,其公正性备受群众关注。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艳决定邀请老党员工作室的王从仁、赖兴平几位敢较真、持公道、讲真话的老党员组成监督队,确保小区业委会选举公开透明、客观公正。
西城街道凯旋城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因服务导致关系紧张。去年续约前,业主代表找到老党员罗树,想听听他的意见。“没有十全十美的服务,要多看别人的进步。”站在客观的立场,罗树指出物业服务做得好的方面,也坦言业主们有些要求不合适。在他的开导、动员下,物业和业主最终达成一致,成功续约。
“小区物业认真负责了,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跟着提升。”罗蔺平说,老党员们聚焦身边“关键小事”,让可能出现的矛盾及时消弭于无形,促进了社区人居环境的和谐稳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新指数”,其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近年来,彰德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建好、用好老党员工作室,为基层治理注入“银发动能”。搭建政策宣讲“传达室”,结合“彰德讲堂”“党群同心发展同行”等宣讲“新平台”,走进小区、深入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打造基层治理“调解室”,老党员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邻里矛盾化解、关爱“一老一小”,为基层解难、解困、解忧。设立小区“参谋室”,主动融入社区、小区、楼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特色活动“策划室”,老党员们结合重大纪念日、重要节假日举办内容向上向善的活动。组建合唱班、舞蹈队、朗诵班等文艺队伍,不定期参与群众汇演,不断刷新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如今,老党员工作室已成为彰德街道基层治理的“动力源”“连心桥”“人才库”,推动银发力量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绘就“老有所为、青有所继”的传承图景,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古蔺县彰德街道 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