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渐浓,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早已飘起阵阵浓郁肉香。一口口大锅蒸汽腾腾,奶白色的羊汤翻滚涌动,成为许多居民一天温暖的开端。黄甲羊肉汤,早已不仅是地方特色美食,更是融入黄甲人日常的文化符号,承载着记忆,也联结着情感。
如今,这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正成为黄甲街道推动文化赋能、促进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该街道以“拼”的劲头和“实”的作风,持续将如麻羊美食这样的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为空港智造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传统节会 特色文旅品牌打造再升级
据悉,第27届麻羊美食文化节已进入筹备阶段。本届文化节将突出 “美食+文化+” 融合模式,在传统文体活动、美食展示、烹饪大赛基础上,新增非遗体验区、民俗体验、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感。
“与以往不同,今年我们聚焦优化消费场景,深化‘美食+内涵’。” 黄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将联动辖区酒店、农家乐、露营基地推出主题套餐与消费场景,打造集美食、休闲、微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消费场景,助力 “空港活力消费圈” 建设。同时,街道将延续公益传统,开展 “羊汤公益暖冬” 活动,为高龄党员、环卫工人等群体送上暖心羊汤;启动 “我在黄甲有只羊” 公益活动,以羊为媒加强政企沟通,携手共建宜业宜居宜商发展环境。
在非遗保护与升级方面,黄甲街道将以“挖掘、保护、活化” 为核心,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重点推进 “黄甲羊肉汤制作技艺” 省级非遗申报,同步梳理辖区内麻羊文化相关技艺、民俗,补充非遗项目库;还将举办非遗技艺展演、非遗集市等活动,让静态文化 “动” 起来、“活” 起来。
优化服务供给 群众文化生活持续丰富
文商旅发展中,群众生活服务是关键。黄甲街道将围绕 “惠民、便民、乐民” 主线,丰富全年龄段文化供给。“街道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和企业喜爱,社区运动节、大型节目汇演、常态化培训展览等,吸引大量企业员工和居民参与。”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持续落实 “成都文化四季风” 系列活动,结合四季主题和重大节庆,开展 “欢歌庆秋”“劲舞暖冬” 全民健身舞蹈比赛、原创节目展演、冬至音乐晚会等,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能量;开展 “社区运动节 +” 系列活动,包括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激活群众运动热情;保障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分馆日常开放,常态化开展免费培训、阅读推广、艺术展览等活动,覆盖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
深挖本土资源 文旅消费场景加速营造
近年来,黄甲街道文旅消费场景及文化体验场所不断涌现。下一步,街道将充分利用一里坡社区农副产品中心、酒店、餐饮、露营基地、农家乐等资源,把田园风光转化为可消费、可体验、可留恋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同时,打造特色户外消费场景,与社区合作实现集体增收,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出发,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通过农商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吴杨、赵印)
(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