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破局 · 赋能 · 共赢——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2025-09-23 10:56    来源:中国发展网    

9月19日,由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以破局·赋能·共赢——新型储能技术攻坚与产业跃升新路径”为主题的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次论坛聚焦新型储能技术路径、多场景应用、多元化价值实现等内容,汇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与企业领袖,共同探讨了储能产业跃升的新动能与新范式。 

图片17

图片18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  许云飞

许云飞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重塑和清洁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新型储能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点。深圳正全力打造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将储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方向,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产业集聚与应用拓展。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技术攻坚与产业协同,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深圳也将继续以更大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快储能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19

欣旺达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  梁锐

梁锐在致辞中提到,储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支点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当前产业则面临技术突破、链协同和创新应用等重大课题。他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高端开放的交流平台,汇聚各方共同探讨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欣旺达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深耕锂电池领域,致力于提供绿色、高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协同和生态构建。他呼吁上下游加强合作,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期待通过论坛交流助力行业发展。

图片20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  陈皓勇

陈皓勇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储能应用思考”做主旨演讲,指出对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电源侧储能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火电厂的储-X联合运营等应用场景为典型。相比于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网替代型储能可通过移动式、模块化装备部署在各个关键节点,实现“能聚能散”,支撑多场景应用,显著提升社会效益。

他对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体制机制,提出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的市场地位和注册程序;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增加储能收益渠道;推动完善储能价格机制等建议。

图片21

欣旺达储能电芯事业部产品开发总监  张旭辉

张旭辉以“锂离子电池储能的技术发展趋势”为题,指出在当前TWH规模的储能时代,电芯技术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高性能、极致安全与智能化。欣旺达在性能方面,叠片与梯度电极技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40Wh/L以上,补锂与低损耗技术助力循环次数达15000次,寿命达25年;安全方面,“热电分离”与绝缘喷涂技术显著增强电芯在2000V高压下的可靠性;智能化方面,通过闭环检测将缺陷率降至PPB级,并依托云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互联与安全预警。

他强调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的深度耦合的重要性,并以欣旺达684Ah电芯适用于大型电站等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588Ah电芯适用于频繁充放电和注重长期运营经济性场景等技术特点为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依托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的深度耦合、从产品参数到场景价值的转化的发展理念,欣旺达通过差异化产品组合精准对接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不同需求,为客户创造可持续价值增益,赋能储能市场多元健康发展。

图片22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永利

王永利以“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储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题,指出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储能的发展机遇在于由单一能量套利转型为销售容量、能量与灵活性的多产品资源,在中长期-现货与辅助服务体系中,可通过调频、调峰、备用等多品种实现收益叠加,形成增收空间与配置效率红利。

同时,虽然储能目前有着收益来源丰富、技术特性多样等发展机遇,但要面对多重收益策略不易兼顾、市场动态不易感知、多时间尺度不易协同、多级电网不易统筹等问题。

对此,王永利表示,储能配置应统筹考虑跨区潮流调节、区域电压支撑及多重调节需求;布局应在新能源基地、跨区输电通道沿线、电网关键节点和负荷中心因地制宜规划储能,引导其向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终端用能场景延伸;收益方面则应根据市场波动调整不同交易品种的参与比例;应用场景应延伸综合能源系统、绿电直连、零碳园区、虚拟电厂以及火电配储、特高压流配建、构网型储能与跟网型储能等。

图片23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电化学储能研究所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王超

王超在“新型储能多技术路线的典型案例分享与思考”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现阶段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锂离子电池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非锂储能和混合储能技术在应用规模、细分场景、技术选型配置等方面实现突破。

王超介绍了金湾发电有限公司AGC混合储能辅助调频项目,项目采用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技术,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间平均月度调频收益44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超级电容调频已经成为可复制的商业应用模式。

此外,深圳市广前电力公司基于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的燃机调频+黑启动电网侧储能项目调频收益约5万元/天,具备黑启动能力的机组补偿为30万元/月/台,黑启动使用一次的补偿费用为480万元/次,同步获取调频与黑启动双重补偿收益。

图片24

圆桌论坛

圆桌讨论环节由李建林教授主持,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储玉喜,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产品经营总经理蔡壮,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监缪楠林,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岚,欣旺达储能电芯事业部产品开发总监张旭辉等6位专家就136号文发布对发电集团的业务影响、136号文后的市场变化、新型储能的多场景价值实现、储能发展的机遇挑战、储能技术的研发方向等话题进行讨论。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