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化”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之一。从智能手机、智慧家电到智能装备,“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大跨步转型。而在这条新征途上,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的汽车制造业无疑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然而,尽管中国早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制造基地,但中国汽车产业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其中,核心技术“卡脖子”是重要原因。从“拿来主义”到“逆向研发”,中国汽车产业饱受非议,“中国汽车如何立足世界”更引发了不少争论。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而至,“智能化”转型成为不少中国汽车人共同的答案。在这条赛道上,中国换道先行,率先起步,获得了“先发效应”。同时,中国较强的互联网、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企业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布局5G,这些都为智能汽车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智能化”转型之路上,中国汽车产业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芯片危机”“被软硬件掣肘”“被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关键词早已成了汽车圈热议的话题。
作为我国自主汽车领军企业的长安汽车在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直面挑战,勇担重责,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聚焦自主可控,打开智能化转型“黑匣子”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安是独具特色的存在。创建于洋务运动,扬名于抗日战争,成长于新中国,兴盛于改革开放,长安存续一百多年,其背后是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始终视国家民族发展为己任。
上世纪80年代,为响应国家“军转民”战略,长安汽车开启了第一次创业——探索民用汽车产品,成功成为微型汽车市场引领者。
2006年,长安汽车开启了“进军乘用车市场”的第二次创业。得益于“不模仿、不购买、不外包”的独立自主创新模式,长安树立起了系统的研发体系和健康的企业价值观,成为中国四大车企集团中唯一一个自主品牌销量超过合资品牌销量的车企。
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了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长安汽车也开启了第三次转型发展。2018年,长安汽车发布企业战略——“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提出香格里拉计划和北斗天枢计划,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然而,与前两次转型不同的是,换道超车的新机遇更带来了新挑战。以前,一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供应商手里,构筑了牢牢的技术壁垒。要想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改变,一举打破技术垄断,则需要中国汽车产业自力更生,实现“从0到1”式的创新。这无疑更具难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费用,也更考验一家企业的担当。
在当下这个关键的转型阶段,如果只是把国外的产品买回来组装,就会面临不可控的风险。而长安汽车通过自研、合作等多种路径,构建自主可控的全栈式智能化核心能力,从而破解“卡脖子”难题。
以智能数字电子电器架构的打造为例,智能数字电子电器架构的核心之一是“软硬件结合”。在长安汽车推出SDA架构的过程中,参考行业的最佳实践以及IT业的分层方法,基于“分层解耦”的思想,重新定义了“软硬解耦”、“软软分离”的架构,落地诸葛数字智能品牌。
“软硬件结合过程中,软硬解耦对长安来讲必须是一个‘白盒子’,而不是一个‘黑盒子’,中间的代码我们要共享和掌握。”长安汽车专家介绍,“因此,我们要求哪怕外国技术进来,也必须保证技术可控。”
同时,在确保安全、用户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长安汽车还希望通过“车端”承载的数据上云驯养算法,OTA功能持续迭代优化,促进“车端”自身得到进化,为用户创造新的体验价值。
“我们要在中央计算机、电子电器架构这方面进行重新构建,实现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软件系统自主可控,数据层面可持续。这就是一个数据云的构建,不断地来训练我们的软件能力,最终形成一个自主可控的可持续循环的常态。”长安汽车专家总结道。
投入800亿,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曾直言,中国汽车产业仍然面临缺芯问题和操作系统的缺失。“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汽车做的再好,都是在沙滩上起高楼,如果‘缺芯少魂’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走不快、也走不远。”苗圩说。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从业者意识到,只有实现关键软硬件技术的突破,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解决“缺芯少魂”问题上,本土车企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该担起“链长”的责任。
事实上,自 2017 年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以来,长安汽车就提出要将软件能力打造为核心竞争力,并实施了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特别是近一年来,长安汽车“新汽车 新生态”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从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底层架构,到新产品和新品牌的上层应用,长安汽车已开启智能化转型新局面,完成电池车体一体化集成、固态电池、高级自动驾驶等59项重点项目攻关,700余项核心技术突破。
据长安汽车专家透露,到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加快构建转型领域核心能力。到2025年,长安汽车研发人员总数约达2万人。其中,智能化及软件研发人员超6000人,新能源研发人员超5000人,研发人员占比约25%。
今年8月以来,重庆持续高温,出于让电于民的考虑,长安汽车在渝基地实施限电停产,也引发了外界对于长安发展的担忧。但在长安汽车专家看来,短期的挑战并没有改变长安长期发展的志向。
“近期,疫情、高温等不可控因素都是被我们被忽略的。在这个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没有把这些外在因素当回事,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围绕新赛道的布局。”长安汽车专家说,长安汽车愿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全球优秀伙伴一深化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创“新汽车”、共赢“新生态”,与用户共享“新价值”、共闯“新未来”,共同探索“新汽车 新生态”,共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