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储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核心环节,正从“辅助配套”向“核心支撑”转变。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及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30年之前,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以每年30%—40%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在此背景下,具备大容量、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储能电芯,已成为降低项目度电成本、提升系统集成效率的重要技术突破口。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从未停歇,从280Ah到314Ah,再到如今的500Ah+甚至600Ah+,电芯容量攀升的背后是行业对降本增效的不懈追求。
值此产业变革关键阶段,9月18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启幕,欣旺达携684Ah与588Ah两款新型储能电芯重磅亮相,以技术创新直击行业痛点,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可靠的解决方案。
矩阵打造:“双芯”彰显技术底蕴
欣旺达684Ah储能电芯采用先进叠片技术,体积能量密度突破440+Wh/L,在同规格产品中表现突出。其创新融合“热电分离”设计与三维散热结构,从根本上优化热管理路径,可大幅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与长期可靠性。性能方面,该电芯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满足长期运营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它具备优异的系统集成适配性,可兼容10英尺、20英尺及30英尺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解决方案。依托高能量密度与简便的施工、运维特性,该电芯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 8%,有效提升项目部署速度与运营经济性。
588Ah储能电芯采用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卷绕工艺,并结合创新低锂损耗技术,从容应对长期运行中的容量衰减问题,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70% SOH,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在全生命周期内体现出卓越经济性。该产品能量效率高达96.5%,配合高安全电解液与定向排气通道设计,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度电成本,为对经济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提供优质电芯选择。
技术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欣旺达储能电芯事业部总经理陈涛此前曾表示:“684Ah和588Ah储能电芯的推出,是欣旺达持续创新、推进大容量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打造高安全、高品质、高可靠,覆盖多场景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是欣旺达一直以来的初心。”
随着684Ah与588Ah储能电芯的推出,欣旺达已构建覆盖多技术路线、多容量规格的储能产品矩阵。两款电芯分别采用叠片与卷绕工艺,虽技术路径不同,却共同体现出长寿命、高效率和优异经济性的核心优势,赋能多元储能场景应用,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解决方案。未来,欣旺达将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制造能力,以更高能量密度、更长使用寿命和更优系统价值的储能产品,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安全:守护储能电芯生命线
无论容量如何攀升,安全性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始终是储能产品的立身之本。欣旺达将安全视为储能电芯的核心要素,专注于高安全、高性能储能电芯的深度研发,通过全系列严苛测试预估潜在风险。
经了解,这两款储能电芯已通过包括过充、过放、过载、短路、挤压、跌落、热失控等多项安全性能测试。创新的热电分离技术搭配PPB级智能视觉检测系统,构建了从极片缺陷拦截到热失控防护的全维度安全护城河。
自上市以来,欣旺达研发累计投入189亿元,构建了从材料开发到批量制造的全栈自研体系,覆盖62项电芯安全性验证,以及从电极材料到热管理的垂直整合能力,为684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研发与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生态拓展:完善数字能源布局
两款电芯的创新突破,离不开欣旺达近三十年深耕锂电池行业的综合实力支撑。如今的欣旺达已突破传统电池制造商边界,致力于提供绿色及高效的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向全球客户提供自电芯、模组、系统到电池检测及回收的全面解决方案。
在本次展会上,公司还重点展示了电池护照和电池回收两大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其数字能源生态布局。电池护照作为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身份证,强制披露八大类可持续性数据,成为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重要通行证。公司依托全生命周期数据平台,通过三重采集保障数据完整性,AI智能验证减少90%人工审核,整合22项国际标准,认证周期缩短88%,并通过高标准加密和区块链双备份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电池回收是欣旺达“五全”经营战略中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公司以深圳为中枢,积极推进多地基地建设,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球的循环经济网络;同时聚焦锂电回收(覆盖三元/磷酸铁锂体系)与梯次利用两大核心,打通“回收-再生-应用”全产业链条,全面提升锂电回收、梯次利用综合服务能力。
(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