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政策发布 > 正文

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之六:“27°农”公益品牌 打造消费扶贫新路径

2021-03-09 17:01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编者按:消费扶贫是一项重要的脱贫攻坚创新举措。2020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的《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要求,强化政策举措,创新工作方式,投入真金白银,拿出真招实招,推动消费扶贫多点发力、全面推进,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介典型、交流经验,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扶贫良好氛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从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300余个典型案例中,择优遴选出100个典型案例,并在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论坛上发布。现将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向全社会集中推介。

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之六

“27°农”公益品牌 打造消费扶贫新路径

——招商局集团消费扶贫典型案例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招商局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商业优势,整合公益力量,创新提出“创品牌、建平台、促产业”的产业扶贫思路,助力贫困地区打通产业链的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以品牌驱动和市场驱动探索形成“27°农”公益助农品牌。以此品牌为核心,招商局一方面在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甄选优势特色农产品原料,不断开发标准化、品牌化的助农产品,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专业资源,搭建电商平台,拓展消费市场,开发农产品物流专线,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贫困户通过消费扶贫实现稳定增收。

一、基本情况

贫困县由于地理原因,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作物生长条件。以招商局定点帮扶的贫困县为例,贵州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有“天然凉棚”的美誉,是“云贵高原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县”,该县出产的“威宁土豆”是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湖北省蕲春县被誉为“医圣故里”,蕲春艾草质量优良;新疆叶城县和莎车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干果及水果品质出众,拥有“叶城核桃”、“莎车巴旦木”两大地理标识产品。但优越的地理优势恰恰又成为制约发展的劣势,优质的农产品受限于当地市场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脱节等因素,导致“卖不远”“价不高”“缺订单”。招商局打造的“27°农”公益助农品牌则通过打通产业链的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加工合规化,畅通农产品运输通道,加强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助力贫困县建立稳定脱贫成效的长效机制,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摸底调研,找准消费扶贫切入点

招商局组织调研工作团队,于2018年6月开始深入6个定点扶贫县(贵州威宁县、湖北蕲春县、新疆叶城县和莎车县、云南武定县和永仁县)开展做摸底排查,走访贫困户、合作社、种植基地、加工厂等,了解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情况,通过贫困县挂职干部收集当地农产品清单,详细了解农产品的特色及优势。

在掌握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生产情况后,招商局开始寻找农产品的消费端,瞄准招商局旗下企业和20万员工市场,围绕招商局员工、食堂、工会等消费群体展开需求调研,发现员工普遍对办公零食需求较高;工会关注产品是否有套餐组合;而食堂则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等,这些都为助农品牌的创立,及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创立公益品牌,探索可持续销售机制

招商局整合各行业专业优势,调动招商海通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等旗下企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专业扶贫优势,经认真研判,明确了以“以品牌建平台、以平台促产业”的扶贫模式,“27°农”公益助农品牌应运而生。

该品牌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负责建设,全程产品品控及销售由招商局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食品”)负责实施。招商食品树立严格的品控标准,将分散在全国贫困县的优质农产品纳入“27°农”品牌,后将粗加工的农产品精细分类,不断开发更易被市场接受的助农产品,帮助贫困群众建立起“可销售的产品渠道”,也确保广大消费者享有“可保证的品质”。

招商局还助力贫困地区创建特色品牌,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辨识度。其中,支持贵州威宁县设计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和部分单品品牌等,提升威宁县冷凉蔬菜品牌知名度。

(三)搭建销售平台,线上线下拓销路

招商局搭建“27°农”微信小程序电商销售平台,开发销售定点扶贫县特色农产品。经过严格的产品选择、打样、专业团队对接等工作,先后上线售卖威宁苦荞茶、蕲春油茶籽油、新疆干果等多款特色农产品。

为拓宽销售渠道,招商局还积极与其他线上平台开展合作,对接京东、顺丰、“万家耕社”和“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并推动产品上线招商到家汇、招商银行掌上生活、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及人民优选网等。线下销售平台方面,“27°农公益助农品牌定期在招商局二级公司开展地推活动,每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在北京、武汉、深圳设置展销处,推介特色农产品,吸引集团广大员工参与。

(四)探索形成市场化模式,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无缝对接

为解决产业链上生产环节之后的加工、运输、销售等问题,招商局以“27°农”助农平台为抓手,先后探索了定制化、属地化等运营模式,并最终确定了依靠市场化模式,通过自建物流系统,全面打通贫困县产业链条。

“订单驱动+自营”的市场化模式。即与贫困县生产基地或合作社合作,针对市场需求,引导当地贫困户根据订单标准种植、采收,加工企业根据订单要求加工,最后达到“27°农”品控标准后出品,不仅实现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灵活无缝对接,也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起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

自建物流系统。招商局充分发挥下属公司中外运股份公司物流板块的专业优势,通过在贫困地区科学布局物流分发中心,开发农产品物流专线,建设农产品冷链运输系统,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目前,在威宁、新疆均建有物流分发中心,开设了近10条农产品物流专线运往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地。这些物流专线,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解决流通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升农产品价格竞争力。

(五)引入专业组织支持引导,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减贫脱贫最终还是要靠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招商局以合作社培训和能力提升为重点方向,不断强化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产业下游,招商局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在贫困地区实施发展项目,培养社区农户产业发展意识,有效提升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并从技术能力、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育壮大合作社,以组织化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组织与地方加工企业的对接机制。

三、扶贫成效

(一)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自“27°”农品牌创立以来,平台采购范围从招商局集团6个扶贫县扩大到13个国家级贫困县,成功开发40余款助农产品,支持购买及销售农产品1200万元,以农产品采收带动3600户贫困户14300人减贫增收,以合作社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二)助力贫困县产业升值。招商局以组织化的形式培育了20多个产业合作社,以平台连接了70余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不断发展壮大产业上游力量,提升生产质量。在支持贫困地区品牌赋能方面,助力威宁县打造出“阳光威宁”县域蔬菜品牌。据统计,在威宁县高原冷凉蔬菜上市期间(2019年8月至10月),品牌助力销售突破10000吨,销售额超2000万元。

(三)助力贫困户提升责任主体意识。招商局“27°农”平台不仅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路,让农户不用再为没有销路而烦恼,而且统一的品牌带来的产品品牌溢价,还帮助农户对市场需求有了更好的认知,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为贫困户加快脱贫不返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助力减贫脱贫效益提升。招商局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特别是调动20万招商人作为消费者的积极性,以各种形式鼓励各级公司工会及员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充分体现了招商局“人人参与扶贫”的决心,不断传递招商温度,更大范围地提升扶贫减贫效益。

四、工作展望

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推动农业产业化,需要长期坚持。下一步,招商局坚持以商业的成功推动时代的进步,在产业扶贫上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打造全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及升级“27°农”公益助农品牌和平台,全面打通生产端、流通端和销售端,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端上,“27°农”助农品牌,以生产标准、品牌塑造、组织化建设来促进当地贫困户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以质优促价优。在流通端上,充分发挥招商局专业物流的力量,做好农产品冷链运输、专线开发等工作,将农产品及时、保鲜、安全地输送到市场和消费者手中,物流网络深入乡村,让“农产品上行”的通道越走越顺。在消费端上,不断推进包装、品牌、营销、品控、价格等的统一,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品牌带来的附加值,助力贫困县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姬艺萱]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