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洒在松潘县黄龙乡三舍驿村的石板路上,村民卓玛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改造一新的茶马古道主题民宿。谁能想到,这个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核心区的高原村落,曾经因生态红线多、人才流失快、产业基础弱而陷入发展困境。如今,通过人才、协作、文旅的深度融合,897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租金、拿分红,生活如同院中盛开的格桑花般越来越红火。

图为:三舍驿村航拍图
“人才振兴是激活乡村发展的关键钥匙。”黄龙乡党委书记梁永一语道破关键。为破解高海拔地区引才难题,黄龙乡创新与西南交大、四川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共建共富研究中心,柔性引进14名专家教授,开发出8类培训体系培育党员干部500余人次。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潘翔挂职副乡长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大熊猫公园社区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新村创新的集体经济积分制,让16户群众以土地、房屋折算积分入股民宿,更吸引3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

图为:三舍驿村
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为黄龙乡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浙江对口援建支持下,830万元资金用于三舍驿村45户老旧民房立面改造,既复原了仿古建筑风貌,又融入了茶马古道文化元素;400万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起的桐乡亭等微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如今的三舍驿村不仅获评国家传统文化村落,更通过浙江理念+本土文化的运营模式,让主题民宿户均年租金增收2万元。“黄龙有生态颜值,浙江有发展资源,这是双向奔赴的共赢。”梁永说。
文旅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据了解,黄龙乡联动大熊猫科教馆开发生态研学+藏羌文化特色线路,借助与辉同行等新媒体流量打造研学基地,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建新村投入40.2万元集体经济打造一地三园熊猫文化民宿,开发出大熊猫+徒步研学等新产品;120亩树莓、300亩当归通过深加工制成特色产品,年增收达400余万元。智慧黄龙平台的建成,更让游客一部手机就能畅游黄龙,体验持续升级的旅游服务。

图为:三舍驿村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黄龙乡的干部群众信心满怀。乡党委书记梁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三力融合,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将黄龙乡打造成阿坝州乡村振兴的闪亮明珠,让这片生态福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发展光芒。(蔡雨洁)
(中国发展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93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3000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