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成都,金风送爽。在金堂县的成都国际职教城,四川锅炉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基地里弧光闪烁、焊花飞溅。9月23日至25日,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比赛在这里激烈上演。来自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透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成都压缩机分公司等49个单位的101名选手齐聚一堂,在三天时间里展开了一场技能与意志的较量。

选手理论比赛中(川锅校供图)
以赛为媒,搭建技能人才成长舞台
清晨六点半,第一轮选手已乘车抵达赛场。检录、抽签、准备工具,一切井然有序。七点十五分,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实训楼内顿时弧光四射,焊花飞舞,选手们全神贯注,手持焊枪,在钢板上划出一道道精美的焊缝。

选手比赛中(川锅校供图)
本次大赛由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堂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成都市一类赛项。比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成绩占30%,实操成绩占70%。实操比赛要求选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钨极氩弧焊三个项目,不仅考察焊缝的外观质量,还要通过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等评估其内部质量。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大赛裁判长介绍道,“我们不仅要看焊缝是否美观,更要考察其内部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这需要选手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产教融合,培育新时代工匠摇篮
四川锅炉高级技工学校成立于1978年的公办学校,有着深厚的焊接技术教学底蕴。40多年来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成都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优秀技能人才。
“学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践行‘赛训教学法’、‘产教融合’等多元化发展道路。”学校负责人介绍,“我们开设的焊接技术与装配等九大专业,与金堂县地方产业经济转型紧密结合,为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产业输送优秀的技能人才。”
目前,该校所有专业均设有3年制中级班和5年制高级班,实训开出率达到100%。高技能水平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6%,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7%。学校已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培育出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等众多优秀人才。
匠心筑梦,激发产业工人新活力
24日上午10点,大赛开幕式在学校一楼大厅举行。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高技能人才是核心引擎。我们围绕企事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构建‘选、育、管、用、留’全链条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方式,搭建技能比拼平台,激发产业工人活力。”

开幕式现场(川锅校供图)
比赛中,选手们各显神通。来自四川锅炉集团的康青州已有十三年焊工经验,他表示:“这样的比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较量,更是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比赛,我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学到其他选手的优点。”
薪火相传,铸就制造业强市基石
经过三天激烈角逐,来自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永胜以总分84.18分获得第一名,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李波和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周港力分获2、3名。25日下午的闭幕式上,获奖选手手捧奖牌和奖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为选手颁奖(川锅校供图)
“比赛虽然结束,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落幕。”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为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此次焊工比赛是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通过技能竞赛,不仅发掘了一批优秀焊工技能人才,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10位获奖选手合影(川锅校供图)
焊花闪烁,照亮的是技能成才的梦想之路;弧光划过,连接的是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场技能盛会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专业与专注,也看到了“中国智造”未来的希望与力量。成都的工匠们正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发展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93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3000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