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一场融合高原速度、民生温度与文化厚度的城市更新正全面推进。从3天拆危的高效攻坚,到2月建园的快速落地,改造始终将“拴心留人、招商引客”作为核心目标,不仅完成马尔康城市空间的优化迭代,更推动当地乡村业态的创新升级。
危旧房到“民生亮点”:达尔玛公园的华丽转身
位于马尔康市大郎足沟口州教育局对面的达尔玛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谁能想到,这片绿意盎然的公共空间,半年前还是挤着63户居民的危旧房区域,墙体开裂、管线老化、安全隐患突出。
据马尔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梁杰泽郎介绍,政府迅速响应群众需求,仅用3天就完成了全部拆除工作。工作人员提前3个月逐户上门,针对不同需求制定“一户一策”,5021万元征拆费用涵盖补偿、搬迁、过渡等全流程,确保群众满意。
2025年5月4日项目启动改造,7月14日如期完工。改造地下管网1.6余公里,恢复路面500平方米,同步新建4200平方米停车场(含84个车位、21个充电桩),增设公共卫生间与健身器材,让危旧房地块成为“民生亮点”。
从“城中村”到“城中景”:“嘉绒雅沁”的蝶变
马尔康市俄尔雅村的“嘉绒雅沁”民宿项目,让昔日“城中村”成为彰显嘉绒文化的“城中景”,更蹚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新路径。
38间试点民宿坚持“修旧如旧、旧物利用”,藏绣非遗靠枕、孔龙遗址元素台灯、藏鼓造型吊灯、原始石木庭院等设计,让民宿成为嘉绒文化传承载体,部分庭院还设共享菜地,供游客体验农耕。
据马尔康镇党委副书记龙军介绍,项目创新收益模式,采用“村集体+运营企业+农户”混改模式,企业占股51%,村集体占股49%,村民以闲置房屋、劳动力轻资产入股,享受“经营分红+岗位工资+政策补贴”三重收益。预计2025年下半年营业额达75万元,2026年超150万元,届时村集体增收22万元,户均增收0.3万元。此外,项目已解决30余人本地就业,未来还将创造80个岗位,叠加政府的政策补贴,激发村民从观望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12个重点项目推进:绘就高原名城新图景
自2024年底起,马尔康紧紧围绕“高原名城”定位,全力推动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工作,成效显著。据悉,12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中,已有6个圆满完工,累计拆除261户、面积达12.21万平方米,有力推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此同时,覆盖生态、交通、民生等多个领域的1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也已全部完工,为城市发展筑牢了根基 。
在关键工程方面,嘉缘桥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计划今年12月竣工投用,届时将成为连接城市文旅区域与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通道,极大提升城市的连通性与活力;马尔康市人民医院综合体的建设同样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总施工进度的95%,预计7月底交付使用,这将显著提升全州的医疗服务能级,为群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在文化IP打造上,马尔康积极挖掘嘉绒民族文化,通过打造“嘉绒里”民俗文化街等项目,挖掘保护嘉绒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文旅产业,让城市更新既有速度,又有民生温度与文化厚度,为民族地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马尔康样本。(蔡雨洁/文 图源: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