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佳木斯(建三江)国家农高区组织举办“十五五”科产融合发展规划咨询论证会。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农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省科学技术厅、省农业农村厅、市科技局、市科协、北大荒集团、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杨凌、黄河三角洲、晋中、昌吉国家农高区及武汉国家农创中心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围绕《黑龙江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26—2030)》(征求意见稿)展开深入研讨,为农高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和针对性指导。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该规划立足国家现代化大农业“三大四农五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需求,立足寒地水稻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聚焦水稻种业发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目标设定科学前瞻、发展思路清晰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务实、实施路径清晰可行、保障措施系统有力,尤其对水稻全产业链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做出了具体设计,为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农业高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佳木斯(建三江)国家农高区供图〕
与会人员指出,垦地合作是佳木斯农高区的特色优势,需持续创新合作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要强化对外合作,一方面,立足向北开放新高地需求,不断拓展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与杨凌等农高区、农创中心的交流合作,通过资源互通、经验互鉴、优势互补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发挥产投基金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型企业成长与产业升级提供精准金融助力。同时,要强化品牌战略思维,以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为抓手,推动品牌农业提质,提升农高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与会人员建议,要系统梳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站位、定位上再提升,以更高格局、更宽视野谋划发展;二是目标、任务上再凝聚,进一步聚焦核心方向、突出工作重点;三是体例、体制上再优化,确保规划结构科学、机制协同高效;四是关键、重点上再突出,精准锚定核心任务、强化攻坚突破。最后形成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建设规划,推动农高区加快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孵化地”、新型业态的“培育地”,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先行区。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农高区规划展示中心、农高区科技园区、农机中心等,深入了解水稻全产业链发展、智慧农业应用及龙头企业运营情况,让各位国家农高区负责人深入了解佳木斯农高区特色优势与短板不足,为科学论证提供直观感受和客观依据。〔来源:佳木斯(建三江)国家农高区〕(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