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 赢得新时代发展主动权
中国发展网讯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叠加疫情等多重因素无疑将重构全球产业格局,中国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它一头链接供给侧技术与产业创新,一头又链接需求侧消费升级,重新解读品牌,如何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赢得新时代发展的主动权,这是企业、城市,乃至国家都必须作答的全新“时代命题”。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给出了这一“时代命题”的新答法。
《指导意见》明晰了新时代新要求下,有效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明确,并从培育产业和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影响力、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加强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全方位布局,加速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既要守好“中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还要夯实加速品牌国际化布局的基础,方能让中国企业逐步走入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起舞的“主角”,真正实现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让品牌企业起舞于世界的舞台,素有“品牌之都”美誉的青岛,从未掩饰过他的雄心壮志。青岛是国内最早一批树起品牌经济大旗的城市,也是品牌经济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为代表的青岛企业引领青岛完成了城市经济体量的大踏步跨越,青岛逐渐走出了一条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到品牌产业再到品牌经济的路子。据去年底发布的数据看,青岛共有中国质量奖1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8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10个、青岛市市长质量奖54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68个;山东省名牌产品700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56个,被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中国商标金奖-马德里国际注册特别奖”,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区域品牌发展指数达到91.03。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2021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名单中,66家企业入选,其中,制造业企业31家,服务业企业15家,农业企业20家。这其中,31家制造业企业个个实力不俗,有轨交龙头中车四方股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宝佳、新能源赛道领跑者特锐德、深远海养殖“大国重器”制造者国信、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胶云”的推出者赛轮,这些“大块头”在新旧动能转换、撬动“四新”经济的关键领域实现了“并跑”甚至“赶超”。66家新“金花”后备军中,服务业入选品牌,也与“智”造高度相关。而“五朵金花”的海尔,这一被称之为“砸”出来的品牌,凭借对质量的高要求,早已在抢抓物料网机遇的大潮中,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生态品牌。近年来一直在全力推进“大头在海外”战略的海信,随着首个出海的智能交通项目落地开工,海信的海外品牌建设又增添了B2B产业的新注脚……
2022年起,青岛又将每年的7月17日设立为“青岛品牌日”,这是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可以说,这一场城市与品牌的双向奔赴,再一次彰显了青岛在发展品牌经济、深化品牌建设上的决心。这些背后,是青岛尝试跑向新赛道,抓住趋势的创新破局,是青岛主动融入新格局,多年来对优质发展、以质取胜匠心执守。
国之所向,城之所往。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青岛品牌发展呈放缓趋势,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足,又拿什么跻身“名城”,该《指导意见》的发布,无疑为青岛开创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注入一针“强心剂”。青岛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日前青岛实施的“品质青岛”塑造工程,打造“青岛制造”“青岛农品”“青岛服务”“青岛购物”“青岛文旅”五大品牌,涵盖品牌基础提升、品牌供给提升、品牌需求提升三大工程,将是对此次《指导意见》中“培育产业和区域品牌”最直接、最契合的城市解读。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擦亮“品质青岛”名片,品牌加质量,既有外在又有内涵,是青岛贯彻落实《指导意见》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青岛重新定义新时期“品牌之都”的应有之义。
上述负责人介绍,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青岛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全面推进各行业领域技术和质量双提升,把品牌引领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相结合,实现品牌之都内涵持续升级、品牌创建数量持续增加、品牌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同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全力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依托境内外重点展会平台,特别是借助中国品牌日这一国家级品牌盛典,用好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各类宣传方式,不断提升青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擦亮新时代“品质青岛”城市名片,以品牌引领青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