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资讯 > 正文

潮涌大“江”阔,登“皋”更望远

——长三角上市公司领航者聚首张江、科创赋能,共绘通皋新图景

2025-08-15 18:39    来源:中国发展网    

8月8日,张江科学城迎来了一场聚焦“硬科技重构传统制造”的高端对话活动——“走进张江科学城:长三角上市公司领航者对话”。此次活动汇聚了近百家上市公司、20余家顶尖投资机构与研究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的400余位企业家及各方代表。他们以张江为创新原点,以环沪城市南通-如皋为制造腹地,共同探讨AI、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融合之路。

图片42

活动在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行,现场政企学界精英齐聚一堂,激荡前沿思想,共谋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协同。上海市如皋商会也于同日揭牌成立,为沪皋同城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了强劲的新纽带。

张江:硬核引擎,引领创新浪潮

张江科学城,作为中国创新的一张名片,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始终澎湃着“敢为天下先”的闯劲,激荡着“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想。30多年来,张江科学城从17平方公里扩展到220平方公里,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和基地、9个大科学设施、20多个国家和市级研发机构,吸引了2.2万家企业云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在这里完成了从“零的突破”到“全球坐标”的史诗级跃迁。

张江科学城以其“硬核”实力,不断定义着科技创新的边界,是上海科创的代名词,更是长三角创新无可争议的动力源。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肖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张江科学城正以精心构筑的“1+3+1”产业矩阵为引擎,全链条赋能护航企业成长,携手企业在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的道路上共赴新程。

图片43

对话:领航问道,思想碰撞

活动现场,领航者们的智慧交锋激荡起思想的火花。长江商学院院长李海涛以“新旧秩序变革下的基业长青之路”为题,指出唯有跳出企业看行业,跳出地域瞰趋势,方能把握时代赋予创新者的无限机遇。张江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顶级的“取势”平台,让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和技术精准对接,推动传统产业与颠覆性科技深度融合。

图片44

上海银行业务总监朱守元聚焦“科技金融赋能”,提出构建资本与科技的共生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注入金融“活水”。长江商学院教授、ESG及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朱睿则从“商业向善”角度延伸,强调在硬科技重构产业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需深度融入,推动企业将ESG战略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相结合。

图片45

下午的圆桌对话围绕“协同布局”“人工智能”“芯片突围”“新药领跑”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思辨。每一个议题都映射出张江作为科创高地的强大辐射力,彰显了长三角企业主动拥抱变革、勇立潮头的坚定决心。

图片46

登“皋”:融合新篇,共绘未来

如果说张江是驱动长三角科创浪潮的“引擎”,那么如皋便是承接这磅礴动能、实现价值跃迁的“支点”与“高地”。近年来,如皋聚焦打造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依托靠近上海创新资源要素富集地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文体旅游、特色农产品和产业配套与上海市场的对接,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域”融合。

图片47

活动中,如皋市委书记、市长王鸣昊发布了新质产业发展蓝图,擘画出一幅“以港强市”的壮丽画卷。他提出“产业共振、创新协同、资本赋能、开放共享”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如皋借势张江、加速跨江融合的实践纲领。其核心在于强链补链、成果转化和资本活水,推动传统制造“熔铸重生”,让实验室的尖端技术迅速在生产线落地生根。

图片48

上海市如皋商会的成立,成为“沪皋同城”愿景的生动注脚。新商会将成为资源对接的“连心桥”与协同创新的“加速器”,推动张江的科创基因与如皋深厚的产业沃土深度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澎湃的“民间动能”。

融合创新,共绘新图景

潮涌大“江”阔,是张江科创浪潮奔涌长三角的磅礴气象;登“皋”可望远,是如皋立足支点、眺望未来的笃定姿态。当硬核科技深度重构传统制造的肌理,当区域协同的桥梁飞架行政壁垒,长三角正以张江为创新支点,以协同为无形纽带,以如皋等众多活力之城为跃升高地,共同书写着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时代答卷。浦江潮涌不息,融合创新不止,这片创新热土的未来,令人无限期许。(供稿/摄影:滕根泉)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