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4日,2025中国国际车用涂料涂装技术发展大会暨绿色工业涂料涂装交流合作大会在天津市隆重召开。来自涂料上下产业链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涂料企业、涂装企业、原料企业、车辆企业、环保设备等行业的300名嘉宾代表与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应邀出席此次大会。
本届大会是“美丽中国 绿色涂装在行动”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彰显了中国涂料人士对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之心。会上,各方代表分别陈述己方的产品优势以及企业的需求,为涂料涂装企业搭建了一场高效高质的深度交流大会。

会上,叶盛基作了题为“携手努力,不断创新 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发言,他认为当前汽车行业的强劲发展为车用涂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与广阔空间。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向新发展。今年1-8月:汽车产销超过21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全年产销有望达到3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产销量96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7%,全年产销或将达1600万辆,新车渗透率接近或达到50%;汽车出口增速明显提高,出口达4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有望全年达到650万辆(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150万辆,同比增长87%,有望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200万辆)。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极大促进汽车涂料涂装市场的强劲发展。
叶盛基指出,汽车涂料涂装未来需要关注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尤其需要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首先,绿色涂料涂装对汽车绿色低碳发展影响重大。汽车涂料作为工业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性,或可代表一个国家涂料工业技术水平。汽车涂料一般是指涂装在汽车等各类车辆车身及零部件上的涂料,可分为汽车原厂涂料(汽车车身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等)和汽车修补漆两大类,同时还可以分为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并在产品用途、结构设计、涂装要求、终端客户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绿色涂料涂装发展对汽车绿色低碳发展影响重大。

其次,绿色涂料涂装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汽车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涂料涂装的绿色化,直接关系到汽车VOCs排放、节能减排及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1.环保政策驱动转型:新世纪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环保政策法规,对涂料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要求不断升级,大力推广低(无)VOCs涂料的使用成为基本趋势。据悉到2030年,环境友好型涂料品种占比或将达到90%。这为行业的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提出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
2.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权威预测,全球汽车环保涂料(水性漆、高固体份涂料、粉末涂料及UV固化涂料)市场或将从2024年的210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2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这表明绿色涂料涂装技术正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显著:我国绿色涂料涂装技术突破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汽车水性低温一体化涂装材料”,成功将涂装烘烤温度从140℃降至80℃,能耗降低46%,并实现了金属与非金属件共线涂装。此类技术在主流车企得到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绿色涂装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叶盛基强调,商用车制造企业绿色涂装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努力、共同推进。当前,绿色涂料涂装的应用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绿色涂装技术应用的先行者。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饰设计更注重多元感官体验,对涂料的功能性、环保性和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及其三电系统对涂料涂装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耐久性、高可靠性等特殊要求,这一切大大驱动着涂料涂装技术向高端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二是商用车。商用车绿色涂装起步较晚,绿色涂装普及是必然趋势。国内企业,如金力泰的电泳产品已成功配套东风专用车等企业,展现了国产涂料在性能、环保指标方面与外资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然而,商用车涂装线往往需要兼容多种底材(如热轧板和冷轧板),并适应“无磷前处理”等高环保标准工艺,对涂料的配套适应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三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垂直整合模式降低造车难度,这对零部件涂料及涂装工艺的标准化、环保性及与整车厂的协同性提出了新要求。“一体化涂装”技术实现了金属与塑料零部件在同一条线上的涂装,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叶盛基关于中国车用绿色涂料涂装技术未来展望与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技术创新与协同攻关。持续加大对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等环保型产品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低温固化、多功能一体化(如底面合一)、智能涂装等关键技术领域寻求突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加强协同创新,共同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成本效益更优的解决方案。
2.推进商用车涂装转型升级。针对商用车企业面临的改造成本高、技术选择难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交流、推广成功案例、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等方式,降低转型门槛,提升企业绿色改造能力。
3.完善标准体系与政策引导。将继续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汽车涂料涂装的绿色标准、评价体系及VOCs减排量化评估机制,通过政策导向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协同:绿色涂装不仅是涂料本身的问题,还涉及涂装工艺、设备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乃至回收处理整个链条,务需全链条各环节推进节能降碳。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学习先进技术、借鉴有益经验,同时将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绿色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大会期间,来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车集团及下属企业的代表们与涂料企业代表展开深入交流,车辆企业代表提出了对车辆涂料的具体诉求,诸如耐刮擦性、耐候性的高标准,引起了涂料企业烟台万华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海洋化工研究院、华豹(天津)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恩泽化工有限公司、天津灯塔涂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的认真记录和仔细询问,并展开深入探讨,尤其针对绿色涂料、工艺环保、降低汽车VOCs排放等进行深入探讨。(陈亚萍)
(中国发展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93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3000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