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刚过,按说暑气是该收敛些,可广东的天空,依旧像个巨大的蒸笼,牢牢锁住炽热。晚饭过后,风才会有一些凉意,这时候我总爱多在工位上待一会儿,暖黄的光透过玻璃,一丝不易察觉的清凉,总会透出细碎的暖意。
这是我来到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狮子洋项目部的第一个秋天,一切都还带着新鲜的陌生感,却又在这风与叶的碰触里,悄悄生出了亲近。
“爸爸看看你个子长到哪里啦?”我下意识抬头,测量员李林正举着手机,他的那双手我白天见过很多次——粗糙的掌心布满老茧,指节上还留着被仪器磨出的细小划痕,此刻却像捧着易碎的珍宝,小心翼翼托着屏幕边缘。他原本被工地日晒风吹得黝黑粗糙的脸,竟像被灯光与屏幕里的亮光一起撒了层暖光,连眼角的细纹都柔和了许多。
我停下手里的工作,远远地看着……手机屏幕虽远,却能看见那个小姑娘灿烂的笑脸,寻常孩童的笑容,落在李林眼里,却像点亮了一整个世界“踮踮脚,再高一点呀,跟爸爸上次看你的时候比,又长高高啦。”他开口时,声音软得不像平时在工地的那个李林,没有了与仪器打交道时的严肃,也没有了跟同事沟通时的利落,只剩下藏不住的温柔。
我忽然想起前几日在茶水间打水的场景。那时他刚从工地回来,工装裤腿沾着星星点点的泥,裤脚边还勾着几根草屑,满头的汗顺着鬓角的头发往下滴。
后来听他偶然提起去年中秋,说那次休假连夜赶回家,推开门看见女儿躲在妻子身后,怯生生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又酸又疼。“孩子天天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可真见着了,倒生分起来了。”也是从那以后,他便养成了每天给家里打电话的习惯。有次我加班,路过他的工位,看见他对着屏幕教女儿认画册上的小动物,“等爸爸回去,就带你去动物园看真的小老虎”,那句话里的期待,比灯光还要亮。
在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狮子洋项目部,像李林这样的人,可太多了——东北的钢筋工老张,手机屏保总亮着女儿的毕业照,每次聊起孩子,他总摩挲着屏幕笑:“去年闺女高考,我没陪在跟前,等这活儿忙完,一定补上她的毕业旅行”;四川架梁的鲁工更实在,干脆把妻子和小外孙接到了项目附近,每天下班,他总着急往家赶,“小娃子嘴挑,得回去给他变着花样做饭”。他们操着南腔北调,脸上都刻着日晒雨淋的痕迹,可一说起家里人,眼里的光、嘴角的笑,都软得像这处暑后的晚风。
我忽然明白,工地上的日子再苦再忙,支撑他们的从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心里住着的人,是那句没说出口却记在心里的约定——这份牵挂,让每个奔波的身影都有了底气。
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
歌声轻轻飘进耳朵时,眼角忽然一热,原来被这些细碎的温暖包裹着,心里的感动会这样汹涌。(文/图 宋佳音)
(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