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25年,要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品牌建设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代表委员们积极为我国品牌建设建言。
张江平代表:发展国潮服饰产业,打造国风国潮品牌矩阵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表示,年轻人越来越认同我们的传统服饰,国潮概念的崛起,也是文化自信自强的一种表现。今年全国两会,围绕服饰产业助力文化创新,他提出了若干建议。
张江平认为,在品牌培育方面,打造优质国风国潮品牌矩阵。张江平建议,建立由政府部门指导,行业组织、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国风国潮服饰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设立国风国潮文化专项资金,实施国风名师战略,重点扶持培养创意设计、工艺研发、非遗传承人才。
张江平提出,当前国产服装行业需要建立中国设计品牌培育库,鼓励中国品牌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文化表达、设计赋能、科技支撑,提升原创设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支持有实力的城市及企业创建国家级时尚产业园区,打造国潮时尚产业链集聚平台。
张江平建议,通过打造城市国潮地标,跨界各地文旅节会,形成一批以国风国潮为特色的多元产业品牌。引导各类媒介资源,构建中国国风国潮话语和叙事体系,生动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在大众层面加强国风国潮服饰文化的宣传表达,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尚魅力。
韩永生代表:建议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
“近年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有效扩大了我国地理标志的国际影响力。”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
韩永生认为,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运用,对于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韩永生表示,尚有地理标志未充分彰显品牌价值。大部分地理标志产品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与预期效果还有较大差距。她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理标志产品与农民农业及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资源投入不够等。
为此,韩永生建议,加大地理标志保护立法力度、品牌培育力度、领域国际开放力度等,以提升其保护和运用水平。
例如,深度参与地理标志国际规则完善,开展地理标志审查业务规则国际交流,推动落实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扩大产品互认互保。同时,健全涉外地理标志保护机制,引领更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切实提升我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国际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
周长友代表:品牌化规模化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长友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特色产业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力度,重点在品牌宣传、加工工艺、精深加工等环节给予扶持,着力推广特色产业,建设“湖南油茶”“永州油茶”等区域性公用品牌。
2015年,已在永州市区创办一家年产值过亿元、年税收500万元的企业的周长友,选择回到了家乡。周长友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他带头出资,陆续发动20多名在外务工的“能人”回村建设,因地制宜壮大泡菜、柑橘、水产养殖、油茶等特色产业。
周长友认为,下一步,村里的农产品需要提升产量和质量,并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发展高质量高产量品牌农产品,人才是关键。周长友说:“今年,麦子园村准备引进更多技术性人才来村上指导,同时组织村民学习新技术,也希望政府可以多出台一些政策,配套一些资金,让乡村引进更多农业人才,让更多年轻人为农村农业建设出力。”
屠红燕代表:以核心技术引领品牌价值,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
作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表示,丝绸纺织业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作为“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历史载体,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既需要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也要加强数智赋能应用,以核心技术引领品牌价值,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
“当前,个性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绿色消费日趋主流,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品牌塑造等发展共识深入人心,对传统丝绸纺织产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屠红燕指出,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改善。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丝绸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首要就得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屠红燕说,2018年,中国丝绸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数码印花领先技术,不仅史无前例地将企业自己的logo打在了国际大牌产品上,还收取了技术服务费。从最初只靠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为国外品牌做廉价贴牌加工到如今反向输出新技术、新品牌,这是中国丝绸以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
屠红燕认为,时尚也不等于西方化。中国的丝绸品牌,就要用民族文化承载品牌故事。在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上亮相的一件件丝绸文创精品,就是向世界讲述的一个个中国丝绸好故事。
“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在时间、信誉、文化等方面持续的积淀与努力。”在外部助力上,屠红燕建议:一是支持丝绸企业在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上深度参与、充分亮相,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二是通过设立“中国丝绸日”等举措,坚定产业文化自信,营造丝绸消费时尚氛围;三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过程中,重点宣传推广中国丝绸文化及相关产品,积极为国内丝绸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不断提升中国丝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