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衡阳301.3万亩油菜喜获丰收 科技赋能助力农业增效

2025-05-09 15:48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立夏时节,衡阳广袤的田野上,301.3万亩油菜迎来丰收季。金黄的油菜田里,沉甸甸的菜籽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据农业部门预计,今年全市油菜总产量将达34万吨,继续稳居湖南省第二位。

在衡南县车江街道铁市村的油菜田里,由衡阳市农科院组织的专家团队正在对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湘油228”进行测产验收。经科学测算,该品种亩产达175.56公斤。“这个品种比传统品种生育期缩短15天,特别适合南方双季稻区种植。”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阳春瑜介绍,新品种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南方地区油菜与早稻茬口衔接的难题。

科技支撑为南方油菜生产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衡阳市农业农村系统抓住南方油菜生长的关键时节,组建了136支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在油菜育苗期,祁东县开展集中育苗1.5万亩;在开花结荚期,常宁市实施班子成员驻乡入户指导,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市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4亿元,重点支持南方油菜主产区发展。衡阳县投入3500万元采购优质种子3.6万公斤、棚肥33.2吨免费发放;衡东县安排1200万元用于物化补助和社会化服务,确保油菜稳产增收。

在衡东县霞流镇洋塘村,农机手正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油菜籽源源不断地涌入车斗。“今年合作社种植420亩油菜,预计毛利45万元左右。”农户阳湘林高兴地说。机械化收割不仅提高了效率,粉碎还田的秸秆更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为下一季水稻种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添活力。衡南县打造的“两节五片”油菜花景观带,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衡阳县开展的1万亩新技术示范田,亩均收益达800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我们将继续优化南方油菜品种,完善配套技术,让油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衡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收割,确保颗粒归仓,为全年粮油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