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百年长安,数智崛起!探访长安汽车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2025-05-19 14:28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重庆长安汽车董事长朱荣华向全世界隆重介绍了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06、长安深蓝S09、长安启源Q07这三款全新新能源车型,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三款性能各异的品牌、受众截然不同的车,均出自位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的同一个生产基地——长安汽车数智工厂。

图片1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整装车间

日前,经《中国发展网》现场探访,发现长安汽车数智工厂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因地制宜,采用“一”字贯通式布局模式。数智工厂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约1159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2023年1月,数智工厂启动建设,仅用时352天,便进入投产试生产阶段。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是目前长安汽车投资金额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工艺设备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是一座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具有超柔性自动化、全景数字孪生、5G全链接、顶级工艺、绿色低碳等显著特点,设计年产能28万辆,主要布局产品“阿维塔07”、“深蓝S05” 、“启源E07”,均为REEV和EV双动力。

如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联通5G融合创新中心和华为等技术龙头的加持下,长安汽车以数字化发展契机,开启了百年长安的数字化崛起之路。

图片2

——“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联通5G融合,长安汽车工业互联网迭代升级的主要技术支撑

据了解,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联通从最初业务架构的确定,到技术选型、技术卡点攻关,再到多系统多厂商技术集成等各个环节深度参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层面,中国联通的核心贡献,一是5G技术,全厂5G互联,并综合运用了5G专网、MEC边缘计算、5G-A、5G-Lan等最新技术;二是工控IOT(物联网),不仅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也突破了设备与应用间的高速、大并发的数据转发难题,确保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控制指令下发,实现了1.2万多台设备数据双向传输与控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保障。

在数据层面,围绕数据湖仓,中国联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数据标准制定、数据模型构建和数据资产形成,以及数据应用设计上,拉通从订单到制造、物流、交付的全域数据,实现数据同源,通过数据治理的过程,将数据发挥到应用场景,为智能化决策和生产流程优化提供了好的数据基础。

在业务领域,中国联通的核心贡献,一是在业务中台架构中运用相关技术工具,确保工厂复杂、众多不同厂商全场景的业务系统解耦与重构,并用API智管系统、微服务“脚手架”等创新技术,形成业务软件能力的共享与复用;二是围绕 C2M业务变革需求,在周边应用中完成相关C2M业务增强应用开发,如插单体系、订单追溯、动态排产、物流订单响应等,也就是在软件治理上推动以高效共享代替复杂联调,以业务集成代替技术集成。

在中国工业互联网迭代升级的路途上,中国联通在技术、数据、业务几个方面为长安提供技术服务,能够看出中国联通正在从传统的运营商往推动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图片3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电池车间一角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链主,长安汽车与上下游企业共存

据《中国发展网》了解,长安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280万辆,奋斗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海外100万辆。在重庆的产量将奋斗150万辆,奋斗产值1600亿元,可带动全产业链采购金额1500亿元,带动上下游就业150余万人。

就在2025年,长安汽车将继续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作用,长安汽车将以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为引领,围绕电气化、数智化、全球化,全面升级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广度,逐步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生态,正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推动产业链协同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动汽车供应链体系重塑。围绕AI、5G、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加快新能源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重塑优化工作,进行补链、延链。同时引导外地高端企业在渝设厂,并带动产业链协同出海,加快实现重庆本地化采购率从43%提升至50%。

二是共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链,引领未来绿色、智慧出行。在成渝两地以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为原则,共同制定包括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智慧城市相融合的汽车产业新生态链规划。

三是汽车创新体系的合作共建。打造国际级“研发谷”,保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和态度,与华为合资引望,与腾讯合资梧桐车联,与全球 30 余家 ICT 企业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提升整体研发创新能力,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打造数智新汽车,共建智能出行新生态。

图片4

——长安新车组装场景

竞合优势六坚持,链主企业与合作方的共荣之道

目前,长安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本土供应商的占比明显加大。在这个过程中,长安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加快构建“B+B”to C的新型供应关系,推动全级次、全领域效率提升,为用户带来更低成本、更多功能、更好体验的产品和服务,一同在“微笑曲线”两端建立竞争优势。

《中国发展网》了解到,长安汽车在竞合优势上有一些值得深化的经验,体现在“六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在中国联通、华为等合作伙伴的共融共创下,长安汽车AI数智工厂实现了深度的C2M,拥有超强定制和超高柔性生产能力,实现了制造过程全透明化,用户可以在线下单、在线根据喜好选车、在线查看车辆生产进度,并且实现交车应答,彻底解决了制造过程中的用户痛点。

二是坚持产业发展趋势,升级数智能力。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创,升级数智制造,长安汽车AI数智工厂的制造效率综合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极大提升制造效率。

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无论是与联通、华为共建AI数智工厂,还是联合国内主流的AI、ICT企业、IOT生态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长安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数智出行新生态的发展。

四是坚持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如新能源方面,联动合作伙伴加快掌握下一代电池关键技术,构建“1+2+X”路线策略,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智能化方面,快速迭代长安“天衡”智控底盘和分布式电驱,深入开展智能安全技术领域全栈技术研究。前沿技术方面,与伙伴共创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和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2025年完成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完成长安自研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五是坚持以AI重塑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体系。无AI不创新、无AI不长安。长安汽车致力于将文化、效率和 AI 打造成为公司的三大核心竞争力。通过 AI重塑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体系,让用户购车更省心、用车更安心。

六是坚持“自主研发+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既要苦练内功,全面推进技术迭代与产业变革;又要与包括华为等 ICT 企业在内的智驾合伙人深化战略合作。

图片5

——长安智能车整车出炉

制造业及陆海立体出行,再造一个新长安

据《中国发展网》了解,进入2025年,长安汽车将通过强化战略落地、打造爆款产品、完善产业布局、协同产业链等,全力以赴推动重庆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制造业领域新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化战略执行落地,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深入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强力推进长安、深蓝、阿维塔3大品牌齐头并进,加速中国、欧洲、中东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欧亚全球6大区域布局。

二是坚定不移打造爆款产品,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一是坚持以产品为抓手。2025年上市11款全新产品。2027年前投放新品44款,其中28款在重庆生产。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速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加速智能化SDA平台打造。力争长安端到端城区智驾行业量产首发。构建长安天域OS操作系统。三是加速布局前瞻技术。力争新一代飞行汽车样机试飞。与数字重庆智算公司合作,建设超万卡算力的智算中心。

三是持续完善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布局。以重庆为主,加快完善整车、电芯、电驱、电控、电池回收等产能提升。全力推进重庆“车路云一体化”示范运行。

四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以重庆为中心,加快国际市场开拓。确保首个海外新能源制造基地“泰国罗勇工厂”完成投产。在全球新设立8家海外公司。

五是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转型升级。围绕AI、5G、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引导外地高端企业在渝设厂。带动产业链协同出海。加快实现重庆本地化采购率从43%提升至50%。

其次是打造陆海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表明,长安汽车除了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发力外,在未来的扩张版图中,长安还将致力于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在2025年底,长安飞行汽车将完成试飞,而到2028年,长安的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

图片6

——百年长安,数智崛起

肩负科技发展的民族责任,长安汽车的历史使命

当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耕耘多年的长安汽车,已经制定了一个在制造业及陆海立体出行领域再造一个新长安的宏伟规划。“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所决定了的。”长安汽车品牌负责人如此深情的告诉《中国发展网》,“长安汽车要做新质生产力的践行标杆,我们将不负时代机遇,肩负科技发展的民族责任。”

首先,关于做新质生产力的践行标杆,长安汽车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支撑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科技创新。从汽车企业来说,长安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链主”企业,正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和产业链上,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自身的力量。

据了解,长安汽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的践行案例有:

一是在制造领域应用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场景。专注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长安汽车AI数智工厂,就应用了16个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场景和40余项技术,实现了减少20%火电电能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各20%的优异成果,工厂关键部位实现100%无人化操作,未来有望打造成为“黑灯工厂”。

二是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发展。自动驾驶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展方向。目前,长安汽车第一批L3准入试点推进顺利,主要针对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拥堵场景,在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会在阿维塔、深蓝、启源等系列车型上进行规模化推广,同时我们将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的量产。

三是接入AI大模型。长安汽车坚定推进与DeepSeek建立深度合作,如长安启源E07已深度融合DeepSeek并全面推送车机,深蓝汽车DEEPAL OS 3.0即将接入DeepSeek,将陆续进行OTA。长安汽车与DeepSeek的合作将覆盖智能座舱、算力支持及智驾系统优化等环节,这一合作不仅加速了长安的智能化转型,也为行业树立了AI技术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的标杆。

其次,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长河中,关于不负时代机遇,肩负科技发展的民族责任,长安汽车是有具体规划的。

一是长安汽车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快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助力提升中国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

二是科技创新驱动,长安汽车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长安汽车的研发,充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新能源方面:拥有脉冲加热技术,金钟罩电池技术和搭载先进插电混动技术的高效发动机等;我们将加速推进下一代电池研发。今年年底前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

在智能化方面:布局长安科技、长线智能等13家科技公司。基于软件定义汽车,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天枢架构),赋能“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三大关键技术,应用SDA的启源E07已上市、Q07开启预售。牵头制定自动驾驶分级国家标准,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与华为进一步升级战略合作,阿维塔投资入股引望,携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智能科技公共平台,长安汽车AI数智工厂已经投产,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

强化供应链安全:长安汽车通过与国内供应商持续深度合作,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供应链稳定,增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

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民族企业,长安汽车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绿色产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绿色制造,并且平均每年向公益组织捐款约4000万元。我们已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布局。拥有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8.2万人。

在前瞻布局方面:陆海空一体化出行生态成为大势所趋,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将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近期,我们与亿航智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研共创飞行汽车。预计今年底,长安飞行汽车将完成试飞;到2028年,长安的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长安汽车认为,新能源只是序章,数智新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5G、芯片等技术群突破,推动汽车产业向数智化快速转型,重塑研产供销运全价值链。

加速全球化布局:坚持“无基地不长安,无海外不长安”,加大“海纳百川”资源投入,加速六大区域(含中国)本地化生产制造、品牌运营、客户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实现长安汽车从“品牌出海”向“产业出海”的全新阶段跃迁。

《中国发展网》了解到,之前,长安汽车已经召开了长安品牌的欧洲发布会,正式登陆欧洲市场。今后,长安汽车还将在海外做四件大事:一是东南亚罗勇工厂投产,二是欧亚区域(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KD项目正式投产,三是中南美完成巴西子公司设立,四是中东非完成CHANGAN、DEEPAL、AVATR三大品牌全面导入。(张帆/文图)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