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 护航“花蕾”健康成长

泸州市妇联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2025-05-26 16:17    来源:中国发展网    

少年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泸州市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泸州市妇联)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组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通过开展“花蕾课堂”“安全剧场”“守护者训练营”等活动,给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花蕾课堂:点亮防性侵“明灯” 

灯光明亮,鸦雀无声,合江县符阳小学三年级大教室里,200余名小学生济济一堂,专心致志地倾听“防备恶狼”讲座。

“我们要随时随地瞪大眼睛,人烟稀少地方,千万不要单独行动……”来自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女童保护志愿者余燕、范俊玲、陈林,以及赵莉老师,围绕“爱护我们的身体”主题,从认识身体、分辨触碰、防范性侵害及应对方法四个方面,向孩子们传授实用的防性侵知识。

图片7

“要勇敢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要害怕,要寻求帮助”,志愿者们的叮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自我保护的认知盲区。余燕老师的心愿,正是通过一次次花蕾课堂,普及防性侵知识,让未成年人学会识别危险、增强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这不仅是对孩子们身体的守护,更是对他们心灵的呵护,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面对危险的勇气和智慧。

安全剧场:披上自我保护“盔甲”

“快抢救,有人摔跤小腿骨折!”4月30日,叙永县叙永镇东大街小学操场人声鼎沸,泸州市妇联“守护花蕾 护航明天”未成年人保护巾帼志愿服务队联合四川警察学院“与警童行”志愿服务团队,向小学生举行应急救援表演。一个警讯传来,6名救援队员有的抬上担架、有的背着救急包,有的拎着矿泉水,向出事现场冲刺。

一块草坪上,躺着一位昏迷少年郎。当救援队员赶到,立刻对少年郎开展心肺复苏、小臂包扎与骨折固定……担任演练的四川警察学院的志愿者,一边实施抢救,一边向小学生们讲解抢救步骤:从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进行心肺复苏,到小臂包扎要清洗消毒、按压止血,再到骨折固定避免直接接触伤处。

图片8

面对面表演,手把手示范,每到一个学校进行演练,让小学生们感悟到“时间就是生命”,学会了如果快速包扎止血的技巧。当现场演练结束,小学生们坐进电教室,以校园安全剧场形式,一一地进行课堂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操演示,为学生传授了防溺水、防校园欺凌、国家安全知识、禁毒、交通安全和应急救援等知识。

本次活动共有2000多名小学生参加,“花蕾”们听得认真,学得起劲,切实提升了救援实操能力,无疑为孩子们在面对突发危险时增添了一份保障,筑牢了校园安全的“堡垒”。

守护者训练营:吹响护航队伍“集结号” 

“我们要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筑起一道铁壁铜墙,用心关爱和保护好每一朵花蕾!”近年来,泸州市妇联不懈地引导广大家庭弘扬家庭美德,深化家庭建设,普及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干预能力和沟通技巧,市妇联在各区县乡镇村社家长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各地都有不同创新之举。

5月16日,合江县九支镇华剪坝社区“乡村振兴,女子学堂”教学点,泸州市阳光父母课堂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彩凤为九支镇的100多名家长、教师代表上了一堂“父母越轻松,孩子越努力”的家庭教育课。李彩凤从家庭教育案例解析入手,强调言教和身教的重要性,并采用情景互动模式,让家长们感受语言造成的伤害。她提醒家长在亲子关系中,要注意给孩子正确的爱,甄别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善于解读孩子。华剪坝社区洪小容表示这样的课很有意义,让他们学会了怎么认识、教育孩子。守护者训练营为家长和教师赋能,让他们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护航人”。当然,合江县的做法,只是泸州市创新中的一个事例。

“守护花蕾 护航明天!”泸州市妇联未成年人保护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并未止步。未来将持续吸收妇女儿童维权专家、公益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阳光志愿者等专业人士,扩大志愿服务队,形成“专家智库 + 高校志愿团队 + 社会支持”的立体护航行动网络,锻造一支“懂法律、善沟通、有情怀”的专业化 + 志愿者服务队伍。相信在专业的教育、全社会的参与和持续的行动下,泸州的孩子们定能在安全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来源:川江都市报)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