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煎茶模式”入人心!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启动“党声进基层 同心向未来”首场巡回理论宣讲

2025-07-03 16:55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于7月1日成功举办“党声进基层 同心向未来”首场巡回理论宣讲活动。活动由四川天府新区党群工作部、文创会展局指导,煎茶街道党工委主办,吸引了煎茶街道各党支部、联建单位及企业代表等约80名党员群众参与,旨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图片4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蓉在致辞中回顾了街道过去五年理论宣讲工作的成效。她指出,街道以“三新”宣讲队为抓手,有效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理响成都”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中连续五年代表新区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斩获3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通过打造三农博物馆、煎茶竹丝茄基地、垃圾银行等6大宣讲阵地,培育50余名“三新”宣讲队员,让基层干部、专家学者、乡贤能人走上讲台。

吴蓉同志强调,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将“红色基因”厚植于基层,本次巡回宣讲聚焦理论传播、倾听民声、助力发展实践,旨在激励全体党员奋发向上,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煎茶力量。

在理论宣讲环节,多位宣讲员围绕产业发展、青年力量、文化融合、基层治理等维度,结合本地实践,生动解读了乡村发展的“煎茶模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思想盛宴:

苏杰、刘苇钰联合宣讲《小小土特产内有大乾坤》,深入剖析了煎茶竹丝茄如何从普通农产品蝶变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展现了产业兴旺的生动实践。

刘苇钰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青春之花》与李莉英的《返乡创业新农人:把青春种在乡村》深情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分享了他们扎根乡土、投身建设的奋斗故事。

张娟在《乡村振兴与三农文化的“双向奔赴”》中,以三农博物馆为载体,深刻探讨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乡村发展的融合之道。她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业文明,指出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复兴,更要文化铸魂,旨在营造文明乡风、淳朴家风和焕新民风,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赵田田、刘浪敏分享《党建红·产业金·文化彩——老龙村“三把金钥匙”解锁全国文明村蜕变密码》,精彩揭示了老龙村如何以党建为引领,凭借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成功从默默无闻跃升为“全国文明村”的治理密码。

王婷、汪红秀、卢秋宏共同宣讲《垃圾分类新时尚 美丽社区共践行》,从身边小事切入,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动美丽社区共建共享。

吕静的《“新媒人”有了乡村大舞台》展示了新媒体如何赋能乡村发展,通过传播当地特色与好味道,为基层治理和文化传播开辟创新路径。

这些扎根于煎茶实践沃土的宣讲内容,将党的好政策具象化为社区环境的改善、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发了在场党员群众的强烈共鸣。

wechat_2025-07-03_150258_878

wechat_2025-07-03_150326_040

活动特邀四川省金牌宣讲员武世杰进行示范宣讲,其主题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宣讲的理论深度和文化内涵。同时,活动穿插了红色经典传唱环节,《我和我的祖国》吉他弹唱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合唱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这种“宣讲+文艺”的形式,使党的声音更加接地气、入人心。

此次巡回理论宣讲活动是煎茶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未来,煎茶街道将继续把讲台搭到群众家门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篇章。(吴杨、范琪琴)

图片5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