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内江市东兴区:“四能”淬炼锻造复合型人大青年生力军

2025-07-07 16:59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抢答成功!请3号队伍作答!”近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大系统“百年党史铸辉煌 人大提能强担当”知识竞赛火热进行。选手们沉着应战、精准作答,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养。这既是庆祝建党104周年的活动,更是东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动”,系统性检验“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四能”)复合型青年干部队伍培养成效的生动实践。

系统规划:锚定“四能”绘蓝图

“人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钥匙’。”东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泽清在年初部署2025年工作时强调。为此,常委会机关精心制定《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锻造“四能”复合型干部为目标,构建“理论筑基+实践砺能+成果转化”全链条培育机制。方案从深研人大报告筑牢思想根基,到赋能宣传技能讲好人大故事,再到沉浸基层民主实践、服务中心大局锤炼实战本领,环环相扣,为青年干部成长绘就精准“路线图”。

理论筑基:深学细悟强内功

提升行动将思想淬炼和业务精进摆在首位。一方面,深学细悟明方向。组织青年干部集中研学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结合履职谈体会、话收获,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另一方面,赋能精进强本领。聚焦人大履职核心能力,系统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重点强化调查研究、报告撰写、审议发言、新闻宣传、联系服务群众等关键技能的训练与实战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着力锻造能调研、善审议、会表达、懂宣传的过硬本领。

此次知识竞赛,正是检验学习成效的“练兵场”。竞赛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省市区委部署要求,以及《宪法》、人大相关法律法规等核心内容。通过必答、抢答、风险等多轮角逐,评选出“先锋达人”、“机关智库”等优秀代表,有效激发了“比学赶超”热情,巩固了“学思践悟”成果。

一线砺能:躬身实践显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东兴区人大将实践作为最好课堂,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服务发展大局。

青年干部走进服务外包产业园代表之家、田家镇云台村和郭北镇放生桥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通过实地观摩、与代表群众交流、深度参与家站工作,不断提升民主实践能力。

此外,紧扣全区“工业倍增”、“农村面貌改善”中心任务,青年干部奔赴主战场:有的聚焦农村饮水安全,挨家挨户收集民情民意;有的立足《职业病防治法》监督,深入化工企业车间,仔细检查通风系统、防护配备,守护劳动者健康;有的发挥专长投身乡村振兴,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将科技知识和文明新风送到群众心坎上。他们将服务大局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火热实践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真本领。

成效彰显:青春赋能谱新篇

近年来,东兴区系统化的“组合拳”成效初显,东兴人大青年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

在政治能力与理论素养双提升方面,青年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更加系统深入,“政治三力”显著增强,履职方向更加笃定。

在抓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方面。系统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的履职素养和宣传能力。青年干部积极在市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发声,多篇展现东兴人大履职风采的稿件被刊载,扩大了工作影响力,积累了丰富的履职影像素材。

同时,实践能力与服务实效双凸显,青年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围绕代表家站效能提升和民生热点难点,积极建言献策,多项建设性意见被采纳并转化为实际举措。围绕中心任务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和工作建议,直接参与推动解决了一批基层实际问题,在包联村帮扶工作中取得积极进展。

未来展望:持续淬炼启新程

青年干部培养永远在路上。东兴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锚定“四能”目标,深化“学思践悟”,不断完善“理论筑基+实践砺能+成果转化”全链条培养机制,探索契合县区实际的人大青年干部成长之路,推动学习成果更深更实地转化为依法高效履职、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发展大局的磅礴力量。(刘露)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