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地方高质量发展 > 正文

从“共同体”到“共治体” 古蔺县彰德街道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共治生态

2025-07-15 18:29    来源:中国发展网    

“唰、唰、唰……”早晨6点过,古蔺县府河新城小区,业主汪明跃已开始清扫昨夜雨后的落叶。自从汪明跃加入业委会后,小区里的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参与。

随时都很干净的廊亭与楼道,是府河新城小区治理“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带来的成效。近年来,古蔺县彰德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1+3+4+N”多元共治格局,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片1

“三驾马车”合力 小区治理行动共为

进入夏季,热闹的广场舞成为古蔺县蔺郎国际小区周边空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遭到不少居民“吐槽”。小区业委会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现场处理。

通过与广场舞团队沟通,大家配合调低了音量,但工作人员刚走,音量往往又被“悄悄”调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反映电话再次响起。

反复的“拉锯战”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光劝不够,治标没能治本。第二天早晨,古蔺县彰德街道兰馨社区网格员勾兴便联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展开讨论、实地调研,最后在广场附近找了个适合跳广场舞的小块空地。场地转移后,一场可能引发邻里矛盾的风波得以平息。

“广场舞噪音扰民得以快速解决,就是因为我们在小区基层治理上牢牢抓住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让共治理念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小区、楼栋的每一个角落。”彰德社区党支部书记武在国说。

图片2

开设“公益课堂” 社区居民情感共联

“多亏有了家长学校,让我学到不少亲子沟通技巧,现在亲子关系缓和多了。”7月4日,居民熊芳在社区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她连声感叹“这堂课解决了家长的‘大烦恼’”。

近年来,古蔺县彰德街道崇文社区聚焦亲子矛盾、邻里纠纷、情感问题等领域,依托“基层治理协管委、志愿者服务队、‘五老’工作室、社工服务站”等四支坚实队伍,以儿童为核心、家庭为支撑、社区为载体,构建起“小手拉大手”的共治新格局。

通过举办家庭文化活动,如亲子手工、家庭知识竞赛、暑期辅导、家长课堂、“阳光妈妈送家教”等活动,增强了家庭凝聚力。此外,还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护理、修剪绿化等互帮互助的小事,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

图片3

打造“众创空间” 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为解决小区居民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少的问题,彰德街道西城街社区整合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等N类群体力量,在小区里打造了“众创空间”等居民活动阵地。

小区里有了活动阵地,居民也从“文化观众”变为“活动主角”和“服务力量”。传统节日里,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牵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新春送福”“做汤圆闹元宵”“重阳宴”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还弘扬了小区“家”文化。

以“两强化三提升”行动为契机,彰德街道将通过党建引领,做活治理、做优服务,拧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动力主轴”,汇聚在职党员、结对党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探索完善以实体化办公、标准化管理、智慧化融合为特征的党建引领共治机制。(徐林)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