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行业资讯 > 正文

精准对接政策红利 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争资争项及投融资政策研讨会”在南昌成功召开

2025-08-26 17:24    来源:中国发展网    

8月23日,“争资争项及投融资政策研讨会”在南昌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科研机构等各界代表,聚焦国家政策解读与实操落地,为江西县域破解“项目谋划难、资金需求大、筹资压力重”等难题建言献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会议由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江西省江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图片11

一扇窗口:从政策解读中抢抓发展机遇

政策如航标,指引发展方向。研讨会上,权威专家对国家政策的深度解码,为与会者打开了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衔接”的清晰窗口。

图片12

(争资争项及投融资政策研讨会现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原巡视员胡恒洋以《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为主题,结合自身深耕农业政策与重大项目研究的经验,将抽象的政策文本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指南。他指出,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支点,已形成覆盖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大领域的“政策图谱”。“没有项目就是空谈,投资跟着项目走”。地方承接政策红利的关键在于“项目要与国家规划同频共振”,这一解读为地方跳出“等政策、要资金”的被动思维提供了思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要点与项目申报》,从实操层面解读国家投融资“政策工具箱”。他指出,要精准匹配政策导向,如超长期特别国债需突出“战略性、公益性、基础性”。要严守合规底线,建立资金使用台账,避免“重申报、轻实施”。

一场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发展共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此次研讨会不仅有权威政策解读,还有“实操案例分享+互动答疑交流”的深度对话环节,交流实操经验、剖析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既扫清理论“盲点”,又破解实践“痛点”,让“用好政策、干实项目”的共识在思想碰撞中凝聚。

图片13

(与会专家作主题分享)

案例分享环节中,江西省江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继军围绕《地方政府存量资产盘活及政府隐性债务的规避》,针对地方财政痛点提供解决方案。面对财政收支压力等挑战,可以通过“化债+盘活+转型”路径,用好国有资产,优先选择资金自平衡项目,通过市场化治理增强企业“造血”能力,避免新增隐性债务。江西省江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张驰则聚焦《专项债3.0时代下的项目谋划》,给出项目储备建议。各地需围绕“十五五”规划、民生短板,建立本级项目储备库,谋划“符合国家投向、申报要求、行业标准、地方实际”的项目。

图片14

(现场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会者围绕“县域如何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存量资产盘活中公益与收益平衡”“专项债资金规范使用”等方面提问,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与研究者的面对面交流,让实操困惑逐一化解。

一曲华章: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效益

当前地方发展面临共性挑战,江咨集团作为省级专业咨询平台,近年来为全省40余个县区在新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农田水利、城市更新、设备更新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协助各地争资争项金额突破100亿元。“举办此次研讨会,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发挥江咨智库平台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的务实举措。搭建起政策对接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帮助地方提高争资争项成功率,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江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习聪在致辞中说道。

图片15

(专家聘任仪式)

研讨会期间,江咨集团还正式聘请胡恒洋、吴亚平两位专家担任集团智库专家。这既是对专家能力的认可,也彰显了江咨集团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从会场的思维碰撞到基层的实干落地,从政策解读到项目推进,在“十五五”规划“编制期”与国家政策“黄金期”交汇的关键节点,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江西地方政企对接国家政策的“及时雨”,更是一剂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效益的“催化剂”。

图片16

(争资争项及投融资政策研讨会现场)

盛会落幕,实干启程。当政策春风与智力资源在赣鄱大地相遇,必将催生出更多发展新动能。风起赣江,一路生花。江西各地正大力推动政策对接更精准、项目落地更扎实,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江西答卷”。(通讯员:张超)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