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行业资讯 > 正文

筑梦“湘”村|东山村:左手是和美乡村 右手是产业振兴

2025-08-26 17:31    来源:中国发展网    

图片37

文军军(左一)带领村民走访村民。(唐兰荣 摄)

图片38

新修的水泥路,不仅是物理上的通湾路,更是村民心与心的连接路。(唐兰荣 摄)

图片39

清淤后的鱼塘,再也不怕内涝时鱼苗流失。(唐兰荣 摄)

图片40

东山城市精品果园农庄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唐兰荣 摄)

图片41

开挖排水主沟渠,铺设钢带波纹管DN/ID 1200SN10,打通排水堵点。(唐兰荣 摄)

初秋时节,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东山村,绿野飘香,沐浴阳光,满目青翠的乡村,见证着美丽一幕——

一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普通村到业兴、民富、和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的湖南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的蝶变。

村庄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们像介绍自己的老朋友一样告诉你他的故事——荣获“湖南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的东山村党总支书记文军军,是他点燃的发展“火把”,照亮了乡村振兴路。

从“揪心路”到“暖心路” 惠及3000人日常出行

秋后的雁城暑热依旧。傍晚6点天色渐暗,村民周道英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便带着孙子散步。一条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蜿蜒向前,奶孙俩一路上有说有笑,错落有致的庭院慢慢被甩在身后,清脆爽朗的笑声在水泥路上回荡。

“以前,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开车进出后,车身上都是泥。”“村里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现在路修好了,今后出门可方便多了。”8月25日,笔者在东山村采访时,周道英指着门前新修的水泥路夸赞道。

周道英说的这条路长约2公里,宽6米,涉及3000余名村民和东山小学师生的出行。“这条泥泞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曾形象地比喻着这条村道说。

2023年,文军军在与村民们聊天时,老人们拉着他的手诉苦:“文书记呀,这路太烂了,希望村里能把泥巴路硬化成水泥路,解决村民出行不便问题。”文军军把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村民对于修路的迫切需求。他深知,打通这条“瓶颈路”就是打通乡村振兴的“血脉”。

群众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文军军迅速与村“两委”班子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将硬化路面事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

路怎么修?资金从哪里来?是困扰文军军的首要问题,也让众人感到棘手。“等不起、坐不住呀!”说起修路,文军军不住感叹。

面对道路建设资金缺口,文军军摒弃“等靠要”思想,带领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成功争取到专项资金53万元,解决了修路的资金难题。

为使工程早日完工,文军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守在施工一线,协调督促,推进工程进度。“这条路不仅是物理上的通湾路,更是村民心与心的连接路。道路修完后,我们趁热打铁,对道路两旁的绿化进行改善,安装路灯63盏。”文军军说。

从“扛罐子”到“拧开关” 点燃村民幸福生活

过去,在村里,换液化气罐,又重又麻烦,炒菜时还总是害怕突然没气。如今,天然气通到了家里,再也不用背来扛去充煤气罐了。

在京广组,村民谢树枝家迎来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历时3个月的天然气入户工程全面竣工并通气。走进厨房,谢树枝拧动旋钮,听到“啪嗒”一声轻响后,燃气灶上一股蓝色的火苗跃动起来。这也标志着这个村庄,开始和城市居民一样用上了清洁、安全、高效的管道燃气。

走进村民肖应秀的家,她同样非常兴奋:“那段时间,文书记为通天然气的事东奔西走,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这么快开通天然气,离不开村干部积极协调处理。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村‘两委’。”

为了解决村内天然气供应问题,文军军和村“两委”积极统筹谋划,听取村民对天然气供应问题的意见。同时,与天然气公司沟通协调,对接安装事宜。

跳动的蓝色火苗、香喷喷的饭菜、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这是一个乡村最生动的烟火气。目前,东山村3个村民小组天然气管道均已到达,88户村民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

如果还要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朴实的村民就会娓娓道来:向阳组因地势低洼,曾长期受内涝问题困扰,成为横亘在群众心头的民生痛点。文军军主动担当作为,争取上级资金8万元,牵头协调水利专家实地勘察,经反复研讨,规划集中开挖155米排水主沟渠,并铺设156米钢带波纹管DN/ID 1200SN10,打通排水堵点,将积水引入周边河道,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隐患。

与此同时,为了盘活向阳组这一片鱼塘资源,东山村以修建水渠为契机,投入资金4万元开展鱼塘清淤工程,对向阳组2口鱼塘共8亩进行清淤和修建护坡。

清淤后的鱼塘租金提升,村集体收益提高了,鱼塘“承包户”也跟着受益。“完成清淤后,我的鱼塘养殖产量翻了3倍!”有着多年养鱼经验的村民蒋正元兴奋地告诉笔者,清淤之前,养鱼产量比较低,“修好水渠清淤后,再也不怕内涝时鱼苗流失,亩产量提升至6000斤,今年养殖了草鱼、雄鱼、鲤鱼等,大大提高了产值。”蒋正元说。

“作为村支书,村民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大家生活好了、满意了,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文军军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并用实际行动将朴实话语化作民生实事:从解决路灯到天然气入户,从优化133路公交车路线到为东山小学解决教室维修资金,从重阳节为65岁及以上的老人送上温暖到春节期间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及80岁以上老人……他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走进了群众心里。

从“空闲地”到“果品园” 打造品牌走向全国

笔者在东山城市精品果园农庄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是湖南三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将打造成集生态种植、特种养殖、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基地。

笔者了解到,东山城市精品果园农庄,从“占地35亩的有机蔬菜种植区,占地60亩的高密度特种水产养殖区,占地20亩的水稻与农作物种植区,占地123亩的精品果树种植区”四个方面布局,打造“东山精品鱼”“东山有机蔬菜”“东山精品水果”品牌,通过品牌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向全国,拓展市场空间。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区与养殖区将逐步投产。待项目全部投产后,将积极与周边农户合作,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为当地提供80个就业岗位,惠及覆盖全村1351户,拉动餐饮业、农副业、服务业等发展,并辐射周边毗邻村组。

近年来,东山村立足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党建+招商”模式,坚持把招商引资同全村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主动“走出去”和热情“请进来”相结合,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东山城市精品果园农庄项目负责人李兴良感慨:“项目推动过程中,文书记既当‘店小二’又做‘和事佬’,村‘两委’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

产业初见成效,文军军目光更远。今年,东山村还将计划在向阳组船山东路旁打造“农资仓库”,因地制宜弥补珠晖区“八大”市场的仓储短板;力争残联康养中心项目落地东山佳苑安置小区,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全面融入珠晖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东山村,静谧而美丽。在和文军军的交流中,笔者既看到了曾经的“旧村落”,又看到了正在展开的“新画卷”,左手是和美乡村,右手是产业振兴。(唐兰荣)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