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立足新时代 提高以品牌建设促企业发展的战略能力

2025-05-12 16:13    来源:中国发展网    

什么是品牌?品牌建设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是近年来与企业家朋友交流最多的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国家层面在品牌建设方面的部署和指引。2014年5月10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理念提出;2017年4月设立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23年5月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从理念到行动的层层压实,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视。企业建设好品牌、提升品牌高度、增强品牌传播力、提高品牌影响力,既是时代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随着大力度对品牌培育、品牌化发展的引导,我国推动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仍有部分中小型企业,对如何以品牌为牵引促进市场拓展,存在很大程度的认知偏差和举措不足。

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系统全面的体现

步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愈发显得迫切,为什么要选择这家企业的产品而不选择那家。这时,品牌在消费者决策中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棵树,根植于土壤,由树干、树根、树叶等构成。如果把一家企业比作一棵树,土壤即是身处的环境、树干是企业或企业品牌、树根是员工的创造力、树叶是产品品牌、树荫是品牌影响力。

道法自然,企业发展与自然界万物发展的规律是相近的。对时代大势(环境)的辨识和把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在中观层面,通过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再联结企业这一微观主体的愿景、价值观,科学定位企业品牌,精准赋予品牌鲜活生命。树干部分则要求企业在守法经营、保障品质基础上的品牌意识提升。树根部分是企业供血造血的关键,因为员工创造力、创新力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叶部分作为企业的产品品牌,是搏击市场侧的法宝,树叶越茂盛,品牌影响力越大,发展动力与竞争力越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品牌工作是支撑企业战略的“一把手”工程。有组织有节奏有侧重的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有效避免品牌工作的“孤岛现象”。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明确责任人,精确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完善品牌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当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品牌策略,借助第三方外脑的智力支持正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选择。术业有专攻,品牌建设方面专业人员的视野广博度、资源协调力,以及执行效率等方面优势,不仅可以赋能中小企业的品牌发展,也可为企业战略的定位和调整提供更多启发。

时政思维品牌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思维归根到底是认知问题。一系列关于品牌的规划指引,旨在唤醒更多企业重视品牌建设和科学制定品牌规划。深刻认识品牌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作用,基于国情、企情发展变化,丰富品牌内涵,打造具有包容性、协同性和延展性的品牌理念。在多年的调研、实践和思考中总结得知,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高度深度广度为导向,促进市场拓展的时政思维品牌建设将引领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提升,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提升品牌高度才有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既要“日常浸润”,也要“大水漫灌”,更要“组合拳”,还要“下猛药”。在人人自媒体的当下,人云亦云的品牌策略只会适得其反,反观差异化的品牌策略会更高一筹。差异化的角度和技巧考验一个团队或是部门的经验,这当中包括政治学、哲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等。企业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品牌传播和提升品牌高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加大品牌传播力度有助于市场拓展。品牌传播是一个输出价值的过程,科学借势传播,以国家和行业发展重要节点、重大事件为契机,积极发声,并精准参与行业知名展会、论坛活动等,将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媒体选择上,不同的传播对象有其不同的传播语境、传播渠道和传播节点,科学系统谋划将有助于企业开拓并增加市场份额。

顺势借势方可谋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启动“十五五”品牌高质量发展研究,推动品牌建设深度融入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时政思维的品牌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时代同频是新时代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作者系紫金智库顾问梁畅水)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