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新能源 > 正文

欣旺达:让电池智能起来

2025-05-06 15:26    来源:中国发展网    

2025年上海车展上,欣旺达动力推出的智能电芯2.0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款在“点晶”智能电芯传感器基础上进行重大升级的产品,集成了多维度智能传感器,不仅提升了电芯内部气压、外壳形变、电化学阻抗等参数的检测能力,更通过机理和算法创新,进一步优化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图片1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但电池安全、寿命与回收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受限于数据维度不足,难以穿透电芯内部“黑箱”,导致热失控事故频发、残值评估困难。欣旺达动力针对这些行业痛点,独辟蹊径,通过“芯片+传感器+算法”的三重创新,将电池产业引入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时代。

智能电芯2.0具备更好的安全预警、更长使用寿命、更高SOX精度,以及电芯级电池护照四大亮点。通过多维数据分析,智能电芯阐明了电芯的安全机理,实现了电芯的“白箱运行”,从应用层面对电芯使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与寿命起到了保障作用。

欣旺达动力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陈斌斌表示,锂电池行业一直存在安全性能难以提升的痛点。如果能真实掌握每一个电芯的状态,电池的安全性能将大幅提升。随着锂电池体积越做越大、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BMS仅能监测电压、电流、温度等表层信号,无法深入电芯内部,对电化学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严重滞后,更无法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片2

智能电芯则像为电池装上“CT机”,深入探测电化学阻抗、内部气压、外壳形变等参数实时采集。通过无线通信与芯片技术,智能电芯实现了去线束化设计,相比传统BMS节省了大量线束成本。同时,智能电芯的算法建模能力基于海量数据构建多物理表征模型,能够精确估算电池的健康状态(SOH)并评估安全风险。

在陈斌斌看来,传统BMS如同“中医号脉”,仅能获取表面信号,无法深入电芯内部状态,数据维度不足导致安全预警滞后。而智能电芯则能够提前数小时预警热失控风险,为电池生产企业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在生产过程中,传感器注液激活后,电芯的所有物理信号都可以直接无线发出来,节省了大量生产设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智能电芯从生产到回收,每颗电芯的“数字孪生”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未来在储能电站项目中,智能电芯能够极早识别出早期劣化电芯,避免系统级故障,从而大幅延长项目寿命。

图片3

技术壁垒上,欣旺达动力的无线跳频算法、多节点自组网技术已形成专利墙。同时,欣旺达动力与车企的“开放合作”模式也是其成功的关键。陈斌斌认为,车企自研BMS并不会影响与欣旺达动力的合作,欣旺达动力可以通过电池失效数据库与供应链规模为车企赋能,帮助其优化充电策略,提升用户续航体验。

智能电芯的“电池护照”功能不仅记录生产碳足迹,还追踪梯次利用中的性能衰减数据,助力构建全球电池回收标准。欣旺达集团的江西赣州市回收基地通过智能分选技术,使钴、镍回收率显著提升至98%,每年减少锂矿开采超千吨。

未来,智能电芯2.0技术将适配固态电池,通过压力监测优化固-固界面接触;与AI结合后,可提前预测电池容量跳水点,实现“预防性维护”。欣旺达动力智能电芯2.0的颠覆性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提升,更在于重构了电池从“工业品”到“数据资产”的属性。在碳中和与数字化的双重浪潮下,这场由传感器与算法驱动的革命,或将悄然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争规则。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