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年发6.09亿度清洁电能!毛尔盖水电站“水光互补”重塑高原供电

2025-09-03 11:03    来源:中国发展网    

站在黑水县知木林镇热窝村的山巅俯瞰,约93万块光伏板正将光能转化为澎湃电能。这里是毛尔盖水电站42万千瓦水光互补项目的核心区,通过创新构建“水光互补”开发模式,每年将6.09亿度清洁电能送往电网,成为川西北清洁能源网络的重要节点。

图片37

图为:毛尔盖水电站42万kW水光互补项目

毛尔盖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据了解,项目占地面积约9490.8亩,覆盖格窝、热窝两个场区,装机容量达42万千瓦,包括2座220千伏升压站、32.147公里进场道路和33.405公里输电线路。该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与已投运的毛尔盖水电站相结合,通过“日间光伏发电+夜间水电调峰”系统,实现了水电与光伏的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发电效益。

毛尔盖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的建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23.26万吨标煤,减少60.9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增加34平方公里森林,对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项目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成为黑水县财政税收增长的强劲引擎,全周期贡献税收预计约5亿元。民生方面,项目建设期间为当地修建乡村道路、提供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图片38

图为:毛尔盖水电站42万kW水光互补项目

“136号文件的出台为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提供了新机遇。”项目负责人李文武表示,企业将围绕电价市场化改革要求,重点提升电力市场交易能力,通过参与现货市场、绿电交易及辅助服务市场,优化电量电价收益结构。同时,项目将持续攻关输电效率提升技术,确保“水光互补”系统“发得出、送得稳”,并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应用,推动“1+1>2”的协同创新效能升级。

这一项目不仅是技术融合的标杆,更开创了“能源开发-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多元共赢模式。其成功实践为四川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提供了关键支撑,为我国高原地区清洁能源综合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蔡雨洁/文  图源: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雯捷]

相关新闻

上线广告
中国品牌日